委员通道丨何汉文:发挥中山优势,对接香港需求,大力培育银发经济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黄靖怡 发布:2025-03-26

如今,越来越多港澳长者选择回到大湾区进行消费,购买养老用品和服务,形成了旺盛的市场需求。对此,3月26日上午,市政协常委、香港第六届选举委员会委员何汉文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通道”上提出,中山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对接香港养老需求,大力培育银发经济。

何汉文。记者 余兆宇 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银发经济迎来爆发期。202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4年1号文件《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规划布局约10个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来源:中山广播电视台

何汉文表示,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城市,拥有较完备的产业链、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具有打造大湾区银发经济发展高地的坚实基础。

“中山可以借鉴深港‘前海模式’,与香港特区政府、养老企业及研发团队合作,打造国际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何汉文建议,通过构建“香港研发+中山制造”的产业协同模式,结合港澳在老年用品科技创新、养老金融创新、国际化服务标准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中山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重点发展养老用品制造。

同时,积极承接香港特区政府项目,争取香港养老企业及研发团队的新科技、新产品在中山落地转化及应用推广。通过香港展会和电商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湾区银发产业中心。

大湾区银发产业发展既要符合国内市场需求,也要对标国际认证体系。何汉文建议,中山可以重点围绕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适老化产品研发、智慧养老平台搭建等领域,积极参与制定“湾区银发产品认证标准”。通过标准引领,推动粤港澳银发产业在服务标准、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培育养老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银发产业集群,推动中山银发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建设港澳跨境养老综合服务示范基地方面,何汉文建议,基地选址要邻近三甲医院,配套医保定点社区门诊,争取纳入“港澳药械通”政策试点,确保15分钟医疗覆盖;搭建老年人健康档案大湾区互通平台,开展常态化健康监测;支持养老机构加入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试点“港籍院长+本地团队”管理模式打造集医疗护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社区。

同时,建设养老产业社区展示中心,优先引入智能养老设备和适老化改造技术,培育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推动养老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护理、康复器械、养老产品及服务专线等资源,实现产业发展与社会服务协同提升。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南国书香节溢出中山味道
原创 11555人浏览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