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林琳再获国际大奖!设计届“跨界大师”如何练成?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李鑫 发布:2025-03-25

近日,《中山日报》《香山少年报》视觉总监林琳斩获殊荣,其设计作品获纽约市国际电影节最佳医学纪录片奖、法国设计奖铂金奖、意大利米兰设计金奖等多项国际大奖。这位屡获国际认可的设计师,设计作品横跨医学、工程、时尚等多个专业领域,跨界的秘诀是什么?一起听听他怎么说。

林琳与其作品。 记者 冯明旻 摄

林琳是中山日报社编委、视觉总监,兼任中央电视台系列科学纪录片平面设计总监,曾主导第29届奥运会奥组委合作特刊及第12届全国科普日活动主视觉的总设计师。其作品不仅频获国内大奖,更在国际舞台彰显中国设计实力,先后摘得SND世界新闻设计奖、德国红点设计奖、英国伦敦设计奖金奖等国际知名奖项。

在专访中,设计师林琳系统阐释了他的创新理念与创作方法论。他强调,优秀设计的本质在于突破性的创意表达与对受众心理的精准共情。在参与《打开一颗心》医学纪录片平面设计时,林琳创新采用隐喻性视觉语言替代传统医疗场景的直观呈现。其代表作“机械心”装置艺术,通过齿轮传动结构与心跳韵律的融合,既规避了手术场景的视觉冲击,又构建出生命重启的诗意符号,成功实现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平衡。

林琳作品。 受访者供图

在《香山少年报》的设计中,林琳同样运用了这种理念。他致力于打造一个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阅读体验,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采用活泼可爱的版式设计,同时融入AI技术,让报纸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这种创新的设计不仅吸引了青少年读者,也为传统媒体在新时代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3月19日的《香山少年报》。

林琳认为,AI技术的应用是传统媒体求新求变的重要方向。通过AI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内容推荐和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但同时也要注重原创性和人工审核,以确保内容的独特性和合规性。他的这种理念也体现在《香山少年报》的实践中,通过AI技术,报纸能够更好地与读者互动,引导青少年理性拥抱新技术。

在谈到未来传统媒体的发展时,林琳强调,跨界能力和全球视野是关键。他鼓励年轻设计师保持好奇心,不断突破自我,将设计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同时,他也指出,传统媒体需要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逐步形成独特风格,以适应新媒体生态。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