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当家的中山,如何实现AI赋能“关键一跃”?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记者 王蔚然 颜子怡 发布:2025-02-21

2月21日上午,中山市会议中心,一场关于“AI赋能”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人工智能产业变革与应用赋能专题报告会暨全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在此举行,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听取相关行业领域专家、企业家的意见建议,共商高质量发展大计。

3天前,中山成功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开启AI赋能产业发展、智慧民生和高效政务的新时代。从大模型接入到培训学习研讨,中山正借势人工智能,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借助行业巨头智慧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春节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的首场学习会,会议结合中山实际,邀请华为管理培训学院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技术领导力领域负责人、华为全球培训中心首席讲师黄海洲进行专题授课。

黄海洲。记者 夏升权 摄

黄海洲以“人工智能产业变革与应用创新”为题,系统梳理了AI大模型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创新,剖析全球AI产业发展格局与前沿趋势,并结合不同领域的实战案例,阐释人工智能如何重构产业生态以及驱动效率跃升。中山,正借助行业巨头的智慧,为自身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寻路导航。

那么,如何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动中山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呢?

黄海洲给出了答案。他说,中山市拥有深厚的产业根基,涵盖家电、五金、灯具等多个传统优势领域。目前,不少企业、工厂已经配备了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这是中山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而通过AI赋能,制造业可以大力提升企业生产力和客户体验。

以企业生产为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AI不断进行流程优化、算法优化、工艺优化,可以实现产量越来越大,产能越来越强。同时,在生产模式上,A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决策。通过AI工业机器人,企业可以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保持组织创造活力、迈出先行先试步伐,是实现中山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蝶变的路径。”黄海洲说,相信在这个正确的方向上,一定能加快中山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技术、场景“密码”
助力中山经济腾飞

授课现场,与会人员不时拿出手机拍照,记录。当讨论环节到来时,多位企业家接续发言,深入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中山的智能制造领域,以推动本地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范丛明。记者 夏升权 摄

“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深圳,落地‘场景’在中山——我们要不断推动融合创新,充分发挥湾区双城的战略优势!”作为深圳、中山两地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的“双料”执行会长,范丛明率先发言。据他介绍,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9月25日,中山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在小榄镇正式成立。未来,协会将积极联动深圳,有效整合深圳及中山两地资源,为两地人工智能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深中两地人工智能产业互补合作。

刘十一。记者 夏升权 摄

“DeepSeek的开源让AI像空气和水一样,能够让中小企业触手可及。”作为一家在中山成长起来的无人机研发、制造、销售、运营企业,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对人工智能赋能企业转型、助力经济发展的未来充满期待。公司董事长刘十一表示,“AI不是一个替代者,是一个放大器,它能提升我们的专业效率,让创新者更大胆创新。”他希望能与同行一起以AI技术推动低空经济的变革和推动低空制造业的转型和发展,让低空经济真正服务于大众。

郑辉。记者 夏升权 摄

分享中,广东神舞科技有限公司的CEO郑辉也分享了他们的经验。这家成立于2022年的高科技企业,其核心团队源自全球顶尖的脑机接口实验室——清华大学神经工程实验室,并利用AI技术在大脑状态解码和睡眠状态实时监测方面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果。

“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对此深表感激。”郑辉表示,中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希望未来能继续深化与中山在融资就业、落地推广、人才招引等领域的合作,助力企业发展。他还透露,广东神舞科技有限公司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侵入式双向脑机接口解决方案,进一步解锁视觉假体和语言解码等高级认知功能。预计到2025年,公司营收将超过1亿元。

【统筹】记者 隋胜伟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官宣!DeepSeek正式登陆中山
11947人浏览   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