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居环境是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基础工程。2024年,中山将“稳步提升人居环境”列为十件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交出一份高分的成绩单:200多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立项和方案评审,其中开工132个小区,完工小区77个;“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建设,典型村培育初见成效;公园建设、公厕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设让中山大变样。
听民意促改善,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
“话说幸福小新村,风吹雨打三十春”“楼顶铺实楼梯靓,新安水管污道清,外墙刷白脏乱除,绿化青秀道路平”。2024年,当西区街道幸福新村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时,80岁的居民谭伯感慨身边发生的改变,赋诗一首表达喜悦之情。
“时隔30年再次体验了‘住新房’的快乐。”谭伯居住的幸福新村位于西区街道沙朗片区,小区不大,楼栋排列很是齐整。走进改造后的小区,内部沥青道路笔直宽阔,环绕中心休闲广场一周的道路边划出了一整排停车位,广场周边空间“物尽其用”,布置了电动车充电雨棚、老年人运动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往楼栋里走,楼梯间台阶和金属扶手刷上浅灰色防滑漆,墙上电箱整齐收纳各种电线,感应灯人来灯亮,许多细节更适老适幼。
幸福安居是民心所盼。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3年、2024年,中山市连续两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十件民生实事,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实现“逆龄”蜕变。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上,中山建立健全了市镇联动、专营单位介入、资金多方筹措、居民全程参与的长效机制,制定了老旧小区改造标准与技术导则,创新了“六个全过程管控+两个结合”改革模式,即全过程高位统筹、全过程设计管控、全过程质量安全穿透式监管、全过程长效管理机制、全过程资金监控管理、全过程公众参与和结合历史文化街区连片打造老旧小区、结合适老化建设创新。怎么改、改什么,都由居民说了算。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山在老旧小区改造上可花足了“绣花”功夫,“一区一策”不搞“一刀切”。改造前充分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摸清小区家底,了解配套设施和服务短板,做到“问需于民”;改造中邀请居民对工程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全程监督,做到“问计于民”;改造后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进行满意度回访,鼓励居民参与自主管理,做到“问效于民”。在满足居民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需求的同时,中山还邀请专家、社区、设计团队和居民共同深化设计,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追求,精细提升社区文化品质,力求将老旧小区“改得更好”。
“改好”更要“管好”,在写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方面,中山已有57个小区推行“EPC+O”引入物业管理模式,28个小区落实业主自我管理,22个小区落实区属保安公司提供物业管理,9个小区由社区兜底管理,6个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其他已改造完的小区也均优化原有物业管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从“物质空间提升”转变为“社区综合治理”,确保老旧小区实现“建管并重”和“长治久安”。
提风貌兴业态,美丽乡村近悦远来
随着存量农房风貌管控工作的持续推进,中山乡村之宁静秀美愈加“藏不住”了。临近春节,崖口村稻田里的格桑花正盛放,或红或粉或白,一拨又一拨来自广州、珠海、佛山、江门以及港澳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
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介绍,一年来,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崖口村充分利用特色乡村资源,打造四时相宜的风光,不断丰富乡村业态,发展美丽田园经济。同时,在翠亨集团的帮助下,崖口村大力推进存量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既保留传统的石米墙风情,又融入现代化庭院风格设计,推动农房“一栋美”向“一片美”发展,人居环境实现质的飞跃。
除了崖口,中山先后遴选推进53个村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工作,对标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指引,起草并完善符合镇村实际的细化标准,为镇村深入推进典型村培育工作指明方向。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统筹谋划,组织编制典型村培育方案,坚持规划引领、连片打造、项目为王,绘就市、镇、村联动培育发展蓝图。
培育过程中,53个典型村培育对象因地制宜,有着不同的培育思路,打造不同特色的美丽乡村。譬如,圣狮村聚焦旧场馆空间活化,将彭华利故居活化为医学文化展览馆,将老旧的国家粮仓活化为圣狮创意园,将百年侨捐团益公会活化为圣狮艺术空间,用闲置空间打好“文化牌”。又如桂南村利用其“湾区绿谷”的生态禀赋,打造“旗溪创谷”,吸引众多新农人创新创业,成为知名的“人才村”……
存量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是“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选树培育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一年来,中山结合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百日攻坚、“三清三拆三整治”等行动,掀起存量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热潮,美化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目前,中山典型村培育对象均已完成编制存量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全域设计方案,崖口、曹边、桂南、雍陌4个重点典型村完成全域存量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其余49个典型村培育对象完成1个以上自然村(村民小组)的存量农房风貌改造提升。
走在中山乡村上,风景美如画,仿佛置身于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村民脸上溢满幸福笑容,乡村处处洋溢着和谐与美好。每逢节假日,这些乡村更是成为热门旅游“胜地”,成为大家身边的“诗和远方”。
【统筹:记者 隋胜伟 徐均钻】
编辑 汪佳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