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更高质量启新程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 发布:2025-01-03

1月3日,中共中山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认真总结2024年工作,全面部署2025年工作。无论是全会报告工作部署,还是会议讨论的《中山市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十大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更高质量”四个字贯穿始终,为中山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把脉定向,吹响了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的冲锋号角。

(一)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发展是绕不过、也必须走的发展大道。

高质量发展是发展问题,但根本上是改革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靠改革,倒逼瓶颈问题破解,找寻新的发展路径。

多年受制于土地和环境之困,中山工业投资10年间不增反降,“中山内河涌污染问题”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作为典型案例通报,新项目引不来,好项目留不住……前路不知在何方,发展陷入重重困难。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中通道通车重大历史机遇,3年前,中山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进行改革,坚决打响“转作风”“工改”、治水攻坚战。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两场攻坚战,在2024年迎来硕果。千日“工改”,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累计超4.6万亩,处置批而未供、闲置用地近1.2万亩,服务增资扩产和招商引资企业超1700家,预计新增投资近1700亿,带动村集体物业普遍升值10倍以上。“工改”拆除了落后、拆除了低效、拆除了污染源头、拆除了安全隐患源头,拆出了高质量发展新天地新变化。省委书记黄坤明充分肯定“中山工改是名副其实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为全省特别是珠三角低效工业用地改造探了路破了题”。千日治水成效明显,央督以来新建管网6120公里,新建、扩建17座污水处理厂,水污染治理核心工程基本完成,城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河涌,全市106条主干河涌基本消除劣V类,闯出了一条廉洁治水、高质量治水、高效治水的新路子,鱼塘尾水治理获得省委书记黄坤明肯定,经验在全省推广,工作成效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

“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团结奋斗,中山总体上扭转了巩固了经济稳中向好的局面,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的根基更加牢固,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市委全会上,市委书记郭文海如是说。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沿着正确道路、顺着正确方向,坚定信念,奋勇前行,燃起突破困难、超越自我的激情斗志,就能打破瓶瓶罐罐、各种束缚,就能闯过险滩、穿越激流,踏平坎坷成大道。

(二)

转作风、“工改”、治水三场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中山实现凤凰涅槃、脱胎换骨。此时,中山何以在高度聚焦“更高质量”?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一山又一山,山山相连;一程又一程,程程跋涉。把中山放在大局大势中考量,放在时代背景下比照,就能找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

更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着眼大局大势的考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澳门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了重要要求;省委赋予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使命任务,省委书记黄坤明勉励中山在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融合发展需要闯新路、见成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更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是中山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历史担当,更是中山向湾图强的历史机遇。在“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中山需要从更大视野审视过去与将来,深中“六个一体化”需要取得新成效;与港澳开展合作需要进一步突破,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同、交通联通需要持续深化,承前启后,向湾图强。

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是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镇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省委明确提出,“百千万工程”是牵动发展全局的关键之举,是关系长治久安的战略之举,是促进固本强基的务实之举。从省内看,兄弟地市沙场赛马,各出奇招,在各自优势领域大显身手。与自己比,“工改”进入新阶段,跨镇街现代化产业园改造、联动“城改”“田改”和招商需要进一步破题;治水成果要进一步巩固,水塘河道清淤需提质增效,全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任务在前,建设更加美丽岭南水乡的庄严承诺还有待进一步实现。农房风貌提升、城乡绿化美化、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打好强镇、兴村、富民这套组合拳,中山不能只看眼前,不能因一时成绩而沾沾自喜,更要清醒看到自身不足,努力把短板变成潜力板。

于变局中开新局、从优势中积胜势,不断清除前进中的“拦路虎”“绊脚石”,方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三)

任何战略部署,都不会自动转化为美好现实。离开行动和实干,一切也只能止步于思想环节。

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是通过具体实践变幻出万千气象。中山有更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抓好经济工作、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推进党的建设等工作的底气和氛围。三年来,中山持续巩固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社会氛围,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分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企业家斗志,直面困难、团结奋斗,巩固了中山经济稳中向好的局面、夯实了稳中求进的根基,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天地,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中山有坚持“更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和行动指南。市委全会讨论了《中山市更高质量推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十大攻坚行动方案》,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深入实施十大攻坚行动,坚持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治理、全域融合,奋力实现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城乡协调共同富裕。除了“工改”、治水、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等内容,还包括集体经济收入倍增、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党建引领、体制机制改革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描绘出“百千万工程”具体施工图,让“更高质量”有迹可循、有法可施。

循大道,行万里。探路、破题,非一时之功,而是走向更远方的底气与动力。正如市委书记郭文海所说:“中山高质量发展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山河为卷,改革为笔。机遇当前,惟有奋斗!


编辑  张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