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启 | 听见吕文成:许黑夜以《平湖秋月》 致白天以《步步高》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日报启迪工作室 发布:2024-04-29

他是中国唱片业萌芽时期的“销冠”,美国唱片公司特别为他制作发行了黑胶大碟,他的音乐风靡全国乃至全球华人音乐界几十年。

他创作的曲目直到现在被人不断填词重唱,更开启了粤语时代歌曲的序幕。

他将中国传统乐器进行改良创制,而更易于记录传播,成为开宗立派之人。

他谱写的《步步高》依然是人民大会堂重要活动的保留曲目。

然而在中国民族音乐历史上,却鲜见他的名字,他的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吕文成。

吕文成,一代粤乐宗师。 资料图片

【用高胡演奏喜乐生活】

提起二胡,多数人会想起阿炳,想到声声啼血的《二泉映月》,尽管与阿炳所处的时代相同,但吕文成身上更多是喜剧的影子,他的音乐清新明快。由他创作的《步步高》旋律,几乎代表了广东音乐的全部风格,好意头、旋律明快、递进式的结构,这些都折射出广东人的生活与情感状态。   

吕文成生于香山,自幼随父亲到上海,父亲是制饼师,他的家庭尽管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却有着殷实的手工业者阶层的背景,这使得苦难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更多的烙印,反而繁华喧闹的市井生活,成为他创作的最好源泉。

在上海,吕文成自学乐器。他的作品极少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绪,多是活泼激昂的风格。 资料图片

在上海的茶馆、酒楼、戏院里耳濡目染,吕文成开始自学乐器,十多岁二胡已经拉得相当不错。因为只读过三年义学,没接受任何正统的音乐教育,所以他没受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更不会因为师承关系、流派以及戏班中的地位等等因素而画地为牢。他性格开朗,与习武之人玩在一起,很早就开始了带有商业性质的演出,参加电台直播、出唱片。

除了《步步高》,吕一生的作品很少表现悲天悯人、多愁善感的情绪,多是些活泼激昂的作品,吕文成考虑更多的是平民社会的娱乐需要,而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其作品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吕文成采用了两腿相夹琴筒的演奏方法,创造出新的民族乐器——高胡。图为民间音乐人李君田演示高胡演奏方法。 记者 孙俊军 摄

他跟随着师傅司徒梦岩学习小提琴,并从小提琴得到启发,将丝线外弦换为钢线,采用了两腿相夹琴筒的演奏方法,把传统二胡的琴杆缩短.将定弦提高四度,将音域扩展到二、三把位,创制出新的民族乐器——高胡。

高胡与小提琴音色接近,非常适合录制唱片,他在音色、音量和音域等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使高胡成为广东音乐的独奏乐器,而后他又把扬琴改为钢弦,这些改良的乐器配合西方传入的录音设备和技术,也使粤乐变得更加具有特色和时尚气息。

从二胡到高胡,吕文成以自己的性格改造了乐器的性格;从二胡到高胡,更使广东音乐与其他地域的音乐相比,表现出独特的一面。 中山大岸工作室的李君田老师说,正是高胡的出现,让广东音乐呈现出如“玻璃”般的质感,自由随性,通透清脆。

【借助唱片 粤曲声飞世界】

吕文成认为中国民族音乐旋律纯朴,“单纯得像一位纯洁无邪的乡村小女孩的小心灵”,但西洋音乐注重和声,更符合世界潮流。因此他希望创作出既保持中国风格,又有和声音乐长处的“新声”。他奏扬琴,何大傻奏吉他、何浪萍吹萨克斯风、尹自重拉小提琴,这一西洋乐器组合,在当时造成很大轰动,被誉为粤乐界“四大天王”。 

吕文成的音乐,借助唱片走向世界。 资料图片

吕文成不但会演奏,也擅长演唱粤曲“子喉”,他演唱和灌录了大量广东音乐唱片,大胆将西洋乐器运用到粤乐的演奏中,《齐破阵》《凯旋》《岐山凤》等作品因节奏明快激烈,被国人称作“精神音乐”,当时极为流行。

不完全统计,吕文成创作了近200首乐曲,录制了300多张唱片,成了当时唱片王。从上海到香港,从舞厅影院到窑洞炕头,余音绕梁,成为当时最时尚的国乐。“广东音乐”也借此突破地方与乐种的局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风光无两,更孕育出后来横扫华语乐坛的粤语流行音乐。

不完全统计,吕文成创作了近200首乐曲,录制了300多张唱片。 记者 孙俊军 摄

吕文成广东音乐艺术中心的顾问邓志驹表示,在中国唱片业萌芽之时,吕文成按照西方音乐的曲式,创作了一些时代曲(流行音乐),把当时流行的舞曲节奏放进歌曲里,比如“慢三”“快三”等等,使这些音乐在歌舞厅中能够较快流传。后来流行的《快乐伴侣》《莫忘了她》《星星、月亮、太阳》等,直至今天仍然是许多广东人关于粤语歌曲的童年记忆。而像《平湖秋月》这首广东音乐名曲,更是被后人不断填词演绎。

如今的广东人可能并不了解,当时香港“流行粤坛”还是国语歌的天下,而粤语歌曲的流行,正是由吕文成玩出来的。吕文成并未把自己的音乐定义为广东音乐,实际上,它们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

吕文成的音乐,直至今天仍是许多广东人的童年记忆。 记者 孙俊军 摄 

而民乐家余其伟曾在文章中提到,广东音乐很可能是目前影响最广泛的、流传最广远的中国民俗乐种,吕文成的商业运作应该功不可没,据说吕的亲人至今还能收到世界各地寄来的音乐版税。

无问东西,雅俗共赏,在俗世生活中获取灵感,在时代变化里成长丰富,最终成就一代粤乐宗师,让音乐拥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

 

【出品】中山日报启迪工作室
【主持/文案】冷启迪
【视频摄制】孙俊军
【封面设计】蔡文强
【特别鸣谢】香山粤剧院 大岸艺术工作室


编辑 唐益  二审 冷启迪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