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散记
(一)林下美人
依偎着林徽因先生像拍张照,忽然温柔得似乎照见了自己的心。就这一瞬间,暖意袭上心头,鼻子发酸,泪珠盈睫。此刻,我与林先生心灵相通,我似乎理解了一切一切,譬如她的热情,执着,好客,坦荡,钟爱,以及忠义。她就是爱,就是暖,就是希望,更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二)与张爱玲语
今天是七夕。我来了。
你说,成名要趁早。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还小,马上将它抄在我的散文笔记本第一页。我已经记不起当时的心情,现在想来,那时应该是赞同这话的。我还讶异于你拿第一笔稿费欢天喜去买口红,我不明白口红有什么好,我从不喜欢抹口红。大概那么小的你,已经对美觉醒。不然,十八岁的你,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句子: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我反复地读,仿佛生命在我的唇齿间悄然滋长,又苍茫蔓延。我得承认,我并没有读懂这话,若干年以后,在一个紫霞漫天的黄昏,我忽然领略了此间真谛。
许多人认为你的作品背后藏着一个凉薄的灵魂,我想我知道,一个稚嫩的女孩儿困在那样深邃的庭院成功挣脱,已然漂亮,又还谈什么温情与快乐。你我都只不过是时代或生活裹挟下的小人物罢了。
(三)与苏子语
子瞻先生,此处林荫风甜,烧饼耐嚼,荷香绵长。于那竹枝疏朗前后,我听见了风吹打叶声,夹着隐秘的洞箫,从荷塘深处穿花而至。
先生啊,一步一步踏在你用俸禄修筑的堤上,逆旅又如何?黄州,儋州,惠州,诗词丹青,山水品格。学你,都不怕,此心安处是吾乡。
(四)与茅盾先生说
雁冰先生,你说,空虚并不是虚幻,相反它是最实实在在的东西。相反,人们为了逃离空虚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虚幻的。人一旦逃离了真实的存在,他们就只能做梦了……今日,我的足音回响于你曾走过的青石板,我的梦便与那乌篷船的桨声一起,咿呀地,有序地,温情地起飞。
光影斑驳,流水有意,石桥含笑,人家温柔,这一切,都真实得让我心安。你有过的路,我走过的路,炽烈的,执着地,多么简单而深刻……
(五)京杭大运河
这两岸叠榭深邃的木屋,一幢幢傍水而建。望津里、安渡坊、如意桥、昭明书院、染坊……谁拎着竹编篮子写一生一世的悲喜晨昏?而今,仅剩延绵千年的运河清流声声不断地唱着歌。
(六)与鲁迅先生语
这个民族当然是有勇士的,相较那时,现在的情况大抵算得上好些了吧。当你说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得沉默,不是没有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场作戏的兴趣。如今还有甘为孺子牛的勇士吗?大抵是少的,不过,你还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还是相信,希望在脚下,抬头看路,走便是。
(七)圆明园
他们说,只能叫圆明园遗址。圆明园,是远久以前,瑰丽的梦,那是个故事。有人把梦做成了真,有人把真碎成了粉。那是人么?不共戴天。我站在这里,久久不语。长长的泪洒在长长的土地。斑驳光影,潦草描边。我也要做一个梦,在梦里,拾起每一片混乱。重整阵势,默默吟起。
(八)颐和园
凉风习习吹,小船轻轻摇。误入苏州河,还是蓬莱岛?不知道,不知道。偏偏浪涛闹,浅浅说古老。园深静谧处,听得笛闹箫。莫烦恼,莫烦恼。
(九)滕王阁
时维七月,序属孟秋。游滕王阁,偶记二三。细雨绵绵,难掩畅快之情。时光缱绻,流露南昌美意。登高望远,三江尽收眼底,古今犹未区分。虽无缘亲见落霞孤鹜,幸秋水长天依旧同色。瑰伟绝特,叹高阁雄奇;江山入座,盼民安家和。
红栏青檐,古法新漆,呼呼东风,滚滚涛声,声声入耳,帧帧迷心。痴站直,风随心动,思绪万千。有三憾,一曰红楼未完,二曰迅哥无长篇,三曰王勃早逝。寻寻觅觅,兜兜转转,未完结似已完结,无长篇胜有长篇,唯子安盛才,戛然落幕,痛惜哀哉。浅泪低吟,滕王阁序。字字句句,与那风雨同飞,升入滚滚长江。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