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有大大的蚊子,让我抓呀抓呀抓...”
眼下正是中山进入高温多雨天气的初夏时节,各种虫虫蚁蚁比如密密麻麻的大水蚁、小小个头大大杀伤力的蠓、会飞的蟑螂、花腿的蚊子也陆续出动,其中,别小瞧了这些蚊子,除了给我们“送红包”之外,有研究发现,一只蚊子至少携带有300多种病菌,且繁殖速度惊人,短短几分钟就能产下200多个卵,可以传播包括登革热、疟疾、脑炎等80多种疾病。
在咱们国家,尤其要警惕会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凶手”伊蚊,就是那种花腿蚊子!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潜伏期在3~14天,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患者经常会出现突发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下巴、脖子、腋下的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出现意识障碍、消化道大出血等等。今年开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特别是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量一直处在较高水平,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那防蚊灭蚊,咱们除了无奈地在蚊子包上头掐个“小十字”,还能做点儿啥呢?其实每年的3月开始,相关部门就会有重点地针对医院、公园、城市绿化带、下水道等蚊虫孳生地进行灭杀,大家常见的喷雾机、烟雾机、户外灭蚊灯箱就是主要手段了,咱们市民配合就是。另外,伊蚊最喜欢在有积水的地方产卵,咱们家里、办公室那些瓶瓶罐罐、花盆底下的水一定要勤换,不留卫生死角,外出可以穿一些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也可以随身携带花露水等防蚊用品。比如中山的一家专门生产灭蚊产品的企业还有专业的实验室,通过科学“养”蚊来安全灭蚊。
关注骐玮TALK,关注中山+,说了那么多,防蚊灭蚊这件事儿,还得靠大家一起动手!
【策划/统筹】谢琼
【文案】杨骐玮
【主持】杨骐玮
【摄制】刘万杰
【设计】陈思理
编辑 杨骐玮 二审 谢琼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