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整齐码放着ABB机器人、各种芯片、插线插板等操作平台以及电脑等。这里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上实训课的模拟车间。近日,在这个车间,该校2021级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1)班的学生,上了一堂难忘的思政课。
授课教师胡战,除了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产业发展等内容,还请学生做“新闻主播”:介绍大国工匠以及本校一些优秀毕业生等,以鲜活、亲切的身边事例,鼓励同学们在专业上努力钻研。
思政课搬进实训车间。记者 文波 摄
“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作为一名有着17年思政教学经验的胡战,为何要把思政课搬进实操车间?他说,这是为了打破以往“课室上理论课、实训车间里上专业课”的观念,“让学生坐在自己熟悉的实训车间,积极性也容易调动起来。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从‘学校要我学’变成‘我要主动学’。这不仅是内容的传授,更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在实训车间上完这堂特殊的思政课,班长陈国栋说,这让自己更坚定了对专业课学习的信心。“我很喜欢现在的专业,以后也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向优秀的师兄师姐学习,争取成为‘大国工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重点是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中山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龙卫平表示,这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让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据了解,该校去年被批准为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如工艺美术专业群就是该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之一。工艺美术专业群负责人黄娟表示,为适应中山灯饰产业链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学校还将对用户体验,嵌入灯光设计、智能家居、万物智联发展趋势,以工艺美术专业为龙头,与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增材制造、数字媒体等5个专业组成专业集群。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群,也是该校重点建设项目。该专业群负责人孙雷表示,该专业群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联合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等整合而成。这个专业群将填补中山市中等职业教育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的空白。
学生认真听讲。记者 文波 摄
开展思政课八大“创优”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共中山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去年开始已将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重要抓手,开展了学校思政课八大“创优”行动,包括——
◆启动“百名书记开讲思政第一课”活动。健全市、镇两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讲思政课工作机制,建立党政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常态机制。
◆举办“百场模范人物讲思政大课”。邀请各行业先进人物,走上思政讲台,用鲜活的人和事感染学生。
◆遴选“百个优秀思政课课例”。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鼓励创新,对效果好、受学生欢迎的优秀项目予以支持。
◆开设“百节思政实践教学创新课”。加强实践教学,打造一批具有中山特色的思政课大中小实训基地。
◆打造“同备一堂课”互动平台。市内高校与中小学结对交流,精心打磨党史思政“金课”,形成各学段相衔接的思政课集体备课平台等。
◆打造“同上一堂课”品牌活动。高校、中小学各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教学。
◆举办“寻找我身边的思政好教师”活动。推动建设一批市级学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打造“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共同体。打通思政教育学段边界和壁垒,建立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联盟、思政“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包课、包片、包校等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集体备课机制等。
这八大“创优”行动,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程,努力为我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