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阮章的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中共四大20名代表照片找齐了。9月7日,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上,最年轻的中共四大代表、广东中山人阮章的照片第一次在该馆发布,照片中的阮章风华正茂,目光坚毅望向前方。
阮章照片。 图片来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
阮章的侄子阮宝胜在天津,通过视频连线纪念活动现场,将一枚一家人珍藏百年的阮章照片底版、一件复制的大氅,郑重捐赠给中共四大纪念馆。
阮章的侄子阮宝胜在天津,通过视频连线纪念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
中共四大于1925年1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大历史功绩在于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出席中共四大20名代表中,有陈独秀、周恩来等一批闪耀史册的人物,年仅23岁的北方工人运动先驱阮章,也在其中。
2003年,阮章是中共四大代表的身份就得到确认,但照片一直未能找到。2014年起,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中共四大纪念馆等启动新一轮阮章史料征集和照片找寻工作。作为阮章家乡人,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春华和同事,加入寻找行列,并从中山乡亲阮宝胜那获得关键线索,一步步“还原”阮章的真容。
“阮章是我们展陈中唯一缺少照片的代表,现在他的照片终于找到了!这弥补了我们展馆多年的遗憾!”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童科激动地说。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王佩军表示,过去8年,阮章基本史料及照片的征集研究,基本解决了中共四大研究一个历史空白问题。阮章史料征集研究及阮章照片找寻等系列成果展示,对弘扬革命精神,坚定革命信仰,意义十分重大。
锲而不舍追寻 在中山获得突破
阮章是中共最早200名党员之一,参加中共四大时不足23岁。那时他已担任中共唐山地委委员、代理书记,与邓培一起参与指挥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是北方工人运动的先驱之一。
2006年,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在上海多伦路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赴陈列馆参观指导。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不负殷殷嘱托。筹建纪念馆初期,虹口区委党史办曾到各地收集阮章资料,但没法确认阮章长相。展陈中唯一缺少了阮章的照片,成为纪念馆的遗憾。
展陈中唯一缺少了阮章的照片,成为纪念馆的遗憾。图片来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
阮章祖籍广东中山,1902年7月出生在上海虹口,4岁随父母到唐山,其父阮耀初年轻时离开中山外出谋生。研究材料一直以为阮章一家是中山左步人,因为唐山还有左步村人聚居的孙家庄。2014年11月,王佩军一行走访了中山市南朗镇(现为南朗街道)左步村,并对接了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希望挖掘阮章的史料,找到照片或相关线索。
“我们接过这一任务,最初7年围绕左步寻找,没有太多进展。”黄春华告诉记者,“直到赤坎村(今属南朗街道榄边行政村)乡亲阮宝胜找上门。”
阮宝胜今年70岁,居住在天津,曾多次回中山寻根探亲。他最近一次回中山是在2016年。巧合的是,2016年6月,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赴天津,并对外发出中山正在寻找阮章线索的信号。
2021年5月17日,阮宝胜上网搜寻资料,得知中山正苦寻阮章的照片,才知道阮章是中共四大代表。他拨通了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电话,还给接电话的黄春华,发来一张阮章照片的底版图片。曾经是报人的黄春华熟悉这种照相制版术,他建议阮宝胜找一间照相铺,处理出一个清晰图片。再次收到照片时,一位帅气、风华正茂的青年,展现在他眼前。
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分析关于阮章的最新资料。 摄影:邱霖巧
阮宝胜提供的属于民间线索,能否成立,还要加以求证。黄春华将线索分享给王佩军,后者马上组织多路专家,于2021年6月初赴天津走访,并通过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物证中心专家,对阮宝胜提供的照片开展研究。因疫情阻隔,黄春华没法赶赴天津。
念念不忘的黄春华,同年10月独自赴天津寻找线索。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红色记忆——天津革命文物展》上,黄春华“撞见”了两张南开中学毕业班学生照片。“这张照片制式,和阮宝胜提供的那张,一模一样!南开中学正是阮章的母校(此前在该校查到阮章学籍,但没照片)!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黄春华马上联系南开中学理事会研究校史的姚珪老师。姚老师也正在广为寻找相关资料,后来,通过南开中学理事会联系天津博物馆,在《南开第十三次毕业班同学录 民国八年夏季》,找到阮章毕业班照片及旁边印着“阮君章”三字的阮章单人照。该照片与阮宝胜提供的是同一张。另外还有四张合影,也有明确标注“阮章”的位置。
与此同时,王佩军等研究专家也传来好消息:经过刑侦技术比对,已被当年工人运动亲历者认定有阮章在内的合影(《1922年3月职工同人联合会代表欢迎邓培回唐》)中的一人,与1919年南开中学毕业纪念册上的阮章照片吻合度很高。
回顾已取得重大突破的考证工作,王佩军说:“多地多部门联手,对阮章基本史料及照片的征集研究,弥补了中共四大研究一个重大空白。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在这一轮阮章照片挖掘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海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忻平表示,这次考证,有很大的历史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他一生为党 照片“归还”党组织
阮宝胜将珍贵的照片底版,捐赠给中共四大纪念馆。
这枚底版,尺寸比现在的普通名片小一些,有2厘米厚的木质底托,上面是铜制的底片,因年代较久已有些氧化发黑。
“38年前,祖母郑顺喜临终时,将她珍藏了一生的照片底版托付给我。大伯父阮章是党的人,党组织在寻他的照片,我们要帮他把照片回归党组织。”古稀之年的阮宝胜表示,家人等待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
阮章的亲人们还向纪念馆捐赠了一件深蓝色的大氅。“我们根据回忆,重新复制了大伯父参加中共四大时穿的大氅。”阮宝胜说。阮章到了上海,在会场附近北四川路买了一件时髦的大氅,换下身上穿的北方大袍子,用于掩盖身份。阮章去世后,其母郑顺喜出门经常穿上他上海“出差”带回的大氅,衣服不那么合身,这给孙辈阮宝胜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阮章的侄子阮宝胜捐赠的阮章照片底版,以及一件阮章在上海参加中共四大时所穿大氅的复制品。 图片来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
阮宝胜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全国总工会工作人员登门拜访祖母,家里人才知道阮章生前还担任过唐山地委的代理书记。2020年突发脑梗后,阮宝胜希望进一步了解阮章的事迹和身份,完成奶奶和父亲的遗愿。次年,在网上得知中山党史专家在征集资料,他激动万分——原来大伯父阮章是中共四大的正式代表!
如今,通过研究资料,他知道,在1925年1月,阮章化名“阮济”,登上一艘前往上海的太古公司客轮。中共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邓培,因无法参会,向中共北京区委推荐中共唐山地委委员阮章作为唐山代表,参加中共四大。在上海虹口,淞沪铁路旁的一座石库门建筑里,20位共产党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出席秘密召开的中共四大。回到唐山后,阮章向邓培和唐山党组织作了大会内容传达,同志们深受鼓舞。中共四大召开后,党的事业发展迅速,迎来以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3月,阮章为革命事业积劳成疾,因病逝世,年仅24岁。
“当年他秘密参加中共四大,对家人也一直守口如瓶。”阮宝胜很是感慨。
童科表示,这枚珍贵的照片底版和这件大氅复制品,作为中共四大纪念馆重要的收藏物品,将在代表区展出。
家人的骄傲和榜样 工人敬赠“万民伞”
“我们永远以大伯父的家国情怀为榜样!”阮宝胜说。
南开中学同学录这样介绍求学时期的阮章:“君敏而好学,长于化学、几何、代数诸科,曾入自治、励学、敬业乐群、青年音乐及校外乐群五会”。
“我们从阮宝胜父亲阮正方的履历表,了解到阮章作为大哥对弟妹们的影响。”黄春华说。老六阮正方,在1948年天津电信局“饿工”斗争中,担任职工代表的主席团主席。老三阮华珍16岁由党组织派到苏联留学,1931年后没有音讯。老四阮苏学是共产党员,1945年5月被日伪以“反满抗日”之名逮捕,7月牺牲在狱中。
研究资料表明,阮章为人诚实淳朴,工友委托他办的事情从不拒绝。阮章无论在哪工作,都很受工人群众爱戴。他病逝的消息传到锦州,工厂派代表参加了唐山铁路工人为阮章召开的追悼会,并敬赠了“万民伞”。
阮章照片发布同时,照片展陈申报工作也在顺利进行。“阮章是最年轻的代表,他的人生虽然仅有24年,但却是光辉灿烂的一生。”童科说,“后续,我们将继续研究阮章的生平、事迹,让他的故事为更多人所了解、影响更多年轻人。”
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童科。图片来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
近百年前,在中共四大会场,阮章还碰到了两位“特殊关系人”:一位是南开中学校友周恩来,代表留法支部参会;一位是家乡人杨殷,杨殷是以什么身份参会,目前仍然在研究当中。
阮章与周恩来、杨殷相遇,是波澜壮阔党史中的重要瞬间,必将有更多的故事等待发掘、宣扬、传承……
【相关链接】
“马拉松”追寻中,我们读懂了信仰的力量
——专访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王佩军
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公室主任王佩军。图片来源:中共四大纪念馆开馆十周年纪念活动
记者:为什么要契而不舍追寻阮章的照片?
王佩军:阮章是中共四大最年轻的参会代表,他是北方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2003年,为了迎接中共四大召开80周年,我们党史部门开展过一轮阮章资料的征集和寻找,明确并公布了阮章是中共四大20名代表之一。
2006年,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在多伦路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程赴陈列馆参观指导。这在《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一书里有记录。当时,他到虹口区调研,特意来到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在仔细观看一件件珍贵文物和一张张历史照片后,郑重对大家说,一定要把党的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教育下一代,这也包括要把四大纪念馆建造好,把史料征集好,要重视党史研究工作。
2012年9月7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全新的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建成开放。中共四大纪念馆确认的20名代表中,阮章虽然有介绍,但照片是空置的,这成了展馆的一个遗憾,也是我们研究的一处空白。为了更好完成总书记的嘱托,2013年,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领导、虹口区领导提出工作要求,我们党史工作者们也下定决心,继续追寻下去,直到照片找到。
记者:近一轮的照片征集和找寻长达8年,直到终于找到了照片。对此,您有什么感受?
王佩军:在过去8年中,我们在研究中,读懂了伟大的建党精神的形成不易和价值永恒。它不仅仅体现在伟大的事件当中,也具体地呈现在参加革命的先辈们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里。
研究阮章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为革命先辈们信仰的力量所震撼。他们许多人,在通往光明的半道上就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但他们用一生的坚定执着,谱写并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信仰的力量为何坚不可摧。从这些革命者身上,我们也深深为他们的信仰和牺牲精神所打动,也更加认识到我们党史研究发掘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阮章基本史料及照片的征集研究确认,弥补了中共四大研究一个重大空白,完善了中共四大人物的研究,弥补了四大代表照片独缺一人的缺憾,研究成果的发布,弘扬了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革命信仰。
前后长达20年的追踪,尤其2014年以来新一轮征集,上海、天津、唐山、中山、锦州、秦皇岛、北票、哈尔滨、牡丹口、石家庄等各地的党史研究者们,都加入了寻找的行列。我们努力发掘,不放过蛛丝马迹,锲而不舍追寻。我们各地党史同仁都将研究阮章,作为我们党史工作者们共同挖掘研究的责任。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便没有今天的突破和成果!
记者:作为阮章的家乡人,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也参与了近8年的征集,您怎样评价他们的工作?
王佩军:2014年,我们去调研征集得知阮章祖籍为中山后,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者们闻风而动,积极配合,主动拓展,积极沟通,持续合作,令人感动。中山市委党研室在这一轮8年的阮章资料和照片挖掘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后续,我们还会紧密跟中山党史部门以及各地的党史部门,继续深入挖掘阮章的资料、持续开展研究,筹划有关展览、研讨活动。
【专题策划】程明盛 陈浩勤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黄廉捷 魏静文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