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和六盘水协作发展一年多,“山水”携手结硕果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2-06-2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中山市与贵州六盘水市两地携手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已一年有余,两地跨越山高水长,围绕产业、消费、劳务、人才交流、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展开多层次、全方位的协作,像走亲戚一样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山水同心,渐入佳境。2021年,中山市东西部协作年度协议各项指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顺利通过2021年度国家东西部协作实地考核,被评为“好”;广东省和贵州省在“国考”中分别获得东部和西部省份第一名。2022年,多层次的协作全面展开,两地将持续深化协作关系,合力谱写“山水协作”新篇章。


▲2021年12月24日,六盘水农特产品中山推介展销会上,主播们将好酒、好茶、优质农特产品推介给中山市民。

▌产业协作
引入活水,做强一方富民产业

今年以来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2家,新增到位投资1.4575亿元。两市现已共建产业园5个,其中“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7家,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额8225万元。


眼下,刺梨花正开,在六盘水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由小榄组团与盘州市两河管委会共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示范区内一条刺梨初加工生产线已经建成,今后贾西村的刺梨鲜果将可就近加工,目前工厂已经接到深圳、上海以及韩国客商的订单。

“感谢中山工作组的资金帮扶,让我有底气有胆量开加工厂,今后不用受制于人了。”盘关天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聂德友站在新建的厂房前跟记者说。以往基地直接把刺梨鲜果卖给加工厂,对价格没有主动权。聂德友虽有心开厂,但遇到资金难题,好在中山投入东西部财政援助资金510万元,助其新建刺梨加工生产线。

聂德友掰着指头兴奋地跟记者算账:按照去年行情,鲜果一吨4000元,原浆一吨3万元,两吨鲜果可榨一吨原浆,也就是说,两吨价值8000元的鲜果,经过初加工,可以卖到3万元,价值提升了数倍。“今年刺梨成熟,我们自己加工,自己说了算。”聂德友说。他介绍,加工厂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数百人就业,合作社的农户和村集体还有分红。等加工线稳定了,还要引进高端产品生产线。

在盘州市刘官街道花甲山村的食用菌种植园大棚内,小伞状的鸡枞菌从地里“探”出了脑袋,用不了多久,它们就可以上市销售了,在此务工的村民莲姐第一次看到了鸡枞菌的生长全过程。这些大棚里的菌种和菌棒来自千里之外的中山,通过中山驻六盘水市工作组引入,该项目成为鞍钢集团攀钢定点帮扶落户花甲山村的第一个现代农业项目,基地约20亩,年产90万袋菌棒和16万斤食用菌,由中山灵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晟裕优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生产运营。灵创公司负责人梁秀玲为了该项目多次往返中山和六盘水,见证了项目落地投产的速度,她将通过技术培训、现场示范等方式培养有技术的村民,带动富民增收,“希望我们能为东西部协作作一点贡献。”

4月22日,由中山市小榄组团和六盘水市盘州市共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于在盘州市胜境街道石脑居委会挂牌,两地将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依托盘州市平关胜境农业科技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观光园为基础,通过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今年是中山与六盘水市东西结对协作的第二年,中山与六盘水两地产业互补,意味着良好的合作机遇。中山注重引入资金、人才、项目等源头活水,推动六盘水发展富民产业。中山深化东西部产业合作,构建产业转移承接地,积极协同出台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工作方案,明确相关优惠政策,服务保障东部企业在西部落地。中山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帮扶协作,去年共引导23家中山(广东)企业到六盘水投资兴业,实际投资10.46亿元。今年以来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2家,新增到位投资1.4575亿元。两市现已共建产业园5个,其中“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7家,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额8225万元。


▲石岐中学派出的支教代表黎子卿老师在当地上课。

▌消费协作
打通渠道,黔货出山闯大市场

2021年,全年通过消费协作助力销售帮扶产品4.95亿元,完成1.8亿元任务数的275%,县均1.65亿元,增幅、县均数在全省靠前。截至目前,今年已帮助采购、销售六盘水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1.6683亿元。


3月28日,六盘水市水城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贵州味道——水城羊肉粉”中山店在体育路正式开业,中山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原汁原味的特色羊肉粉;4月10日,经过约2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满载着六盘水水城区发耳镇“玛瑙红”樱桃的冷链车抵达中山,被中山市民抢购一空;5月中旬,90多吨松花菜从六枝特区直达中山市农产品交易中心,成为中山市民的桌上佳肴;6月10日,水城春广东品鉴中心在深圳龙岗成立,这是“凉都三宝”之一“水城春”茶叶第一次进入大湾区。随着东西部消费协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六盘水特色商品走出大山,在粤港澳大湾区开拓更多的市场。

西部茶与东部茶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6月8-13日,中山市乡村振兴局组织东部(中山市和潮州市)企业赴六盘水市交流对接,利用六盘水自然资源优势与潮州单丛茶技术和品牌优势,推动合作共赢。潮州市天下茶业有限公司与当地茶叶企业初步达成试种和购销意向。中山禾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当地企业合作成立贵州十万大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茶叶8000多亩。

2022年3月,中山市食源食品配送有限公司与六盘水千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建蔬菜保供基地项目。食源食品公司总经理雷胜曾多次到六盘水考察,他希望通过订单化种植绿叶蔬菜和茄科类蔬菜,让中山市民可以吃到更多优质蔬菜,并进一步助力当地农民增收。

如今,水城春茶叶、刺梨饮品、盘县火腿、岩脚面、人民小酒……超过300种六盘水特产在中山20多家商超的消费扶贫专柜、专馆或者专区可买到。贵州天香宜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夏远军说,因为参加了2021年在中山举办的展销会,为公司打开了东部市场,也打开了发展新天地,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食用油销往中山,还经常供不应求。

借助东西部消费协作,两地政府积极牵线搭桥,一条更畅顺的通道正全面助力推进“黔货出山入湾”。中山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东部市场,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积极引进江南批发市场、广东果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到六盘水共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并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助力各县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基地。2021年,全年通过消费协作助力销售帮扶产品4.95亿元,完成1.8亿元任务数的275%,县均1.65亿元,增幅、县均数在全省靠前。截至目前,今年已帮助采购、销售六盘水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1.6683亿元。


▲市博爱医院的梁锐根医生(右二)在当地带领科室医生查房。

▌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乡村各美其美共振兴

去年,中山累计落实财政资金1.68亿元(完成协议数1.5亿的112%),县均投入5600万元,实施协作项目80个,重点用于支持六盘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在“五型”村居建设的基础上,预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共计3940万元,覆盖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12个。


汽车沿着米萝镇俄戛村蜿蜒的山路行驶,远处山峦层叠,近处果树林立,猕猴桃示范基地果树上方的架子上,像“血管”一样延伸的黑色水管正在浇水,小小的猕猴桃幼果在风中轻轻摇曳。“现在可以把水引到田间地头,根据需要浇灌,效率高、成本低,收成肯定比去年好。”六盘水市水城区宏兴绿色投资有限公司基地一位工作人员说。宏兴公司于5年前带领农户在山坡上种上了经过精心挑选的猕猴桃品种,但一直受用水问题困扰。水源在远处的山上,传统的引水浇灌无法满足大规模连片种植的需要。

中山助力水城区推进“五型”村居(产业型、工矿型、生态型、文旅型、康养型)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引领示范样本。中山驻六盘水市工作组多次到俄戛村考察后,提出从急需的水源问题入手,完善水利基础配套设施,引“远水”解“近渴”,助力俄戛村打造产业型村居。由中山统筹财政援助资金300万元、当地投入100.2万元,建设基地引灌工程和喷灌系统,项目已于去年底完工。项目还引入了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可以远程控制,实现自动灌溉,助力猕猴桃“吨产园”建设,提升农业产业的规模化水平。“用水这个最关键的问题解决后,我们的后顾之忧解除了,对今年产量很有信心。”工作人员说。

“感谢中山,把这条烂路修好了,现在不管天晴还是下雨,脚都不沾泥了。”贾西村村民李家林说。他脚下的这条路长2.49公里,连接海坝村和贾西村,以前是一条泥土路,坑坑洼洼,遇到下雨,常常走得满身泥,中山投入东西部财政援助资金80万元,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一条泥路“美丽转身”。

在乡村行走,记者发现,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变化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感激。在六枝特区郎岱镇花脚村花脚寨,去年中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用于花脚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如今整洁的村子、宽阔的马路和道路、路灯、排污、厕所等设施的改善,让村民开心自豪之余主动做起了美丽村居的“守护人”,大家把家门口整理得干干净净,都把汽车停在外边避免把新路和小广场压坏,人居环境的改善带动了乡风文明的提升。

去年,中山累计落实财政资金1.68亿元(完成协议数1.5亿的112%),县均投入5600万元,实施协作项目80个,重点用于支持六盘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其中,投入东西部协作财政资金7266.5万元,助力六盘水乡村振兴,与六盘水共同打造六枝特区郎岱镇花脚村、水城区蟠龙镇百车河社区、盘州市两河街道岩脚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点41个。同时,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2014.9万元,用于困难群体帮扶。今年,在“五型”村居建设的基础上,预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共计3940万元,覆盖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10个、县级乡村振兴示范点12个。随着资金的投入和项目建设的展开,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村居建设各美其美,两地正共同描绘山水协作下的乡村振兴画卷。


▲中山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刺梨产业发展。

▌人才交流
引才扶智,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去年,中山共选派教师、医生、农业、科技等71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六盘水交流支援(完成协议数25名的284%)。今年以来,已有3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六盘水市开展为期一月以上的帮扶工作,同时,协助六盘水市21名专业人才到中山市交流学习,六盘水市35名中小学校长到中山市优质学校跟岗学习。


在六枝特区支教的石岐中学老师黎子卿克服气候、饮食等不适,在带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黎老师的到来,给了学校教学、教改很大的帮助。”学校教研室主任陶正兰说。去年12月,青年教师王仁方、钱峰、张庆专门举行拜师仪式,向黎子卿奉上“敬师茶”。黎子卿通过听课、评课,指导论文、做课题等方式,手把手教他们。徒弟们说,通过学习,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对学生的把控、课堂设计等方面能力都提升了。黎子卿说:“一年的支教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我把学生教得再好,也只有一年,但如果把徒弟带好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们可以教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希望我是一颗火种,把中山先进的医疗技术、经验和管理带过来,培养出更多有技术的年轻医生,为这里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去年,来自博爱医院的医生梁锐根来到六枝人民医院,不仅带领妇科团队填补了多项手术空白,而且通过带教的方式,培养了数名可以独立手术的年轻医生。在盘州市人民医院支医的小榄人民医院刘丹医生,突破技术难关,成功完成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手术和盘州市首例治疗性宫颈环扎术,并指导建成产前病区,每周只要她出门诊,患者都排长龙,10个月服务门诊近3000人次,主持业务培训37次,培训人数377人次,提升了产科的整体专业水平。

新阶段东西部关系调整后,来自中山的一群专业技术人才来到六盘水,有医生、老师、农业技术员等,他们将专业所学倾囊相授。去年,中山共选派教师、医生、农业、科技等71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六盘水交流支援(完成协议数25名的284%),今年以来,已有3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六盘水市开展为期一月以上的帮扶工作,同时,协助六盘水市21名专业人才到中山市交流学习,六盘水市35名中小学校长到中山市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值得一提的是,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水城区,中山在资金、人才、产业、社会帮扶等方面倾斜,并实施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中山市已于5月31日选派5名医疗卫生人才到水城区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6名教育人才已完成选拔,目前选派到水城区的党政干部3人,教育、医疗、金融专业技术人才23人(13名教师、9名医生、1名金融人才)。

山高水长,情谊绵延,期待两座山海相望的兄弟城市,并肩携手,书写出更多精彩动人的山水协作故事。


▲扫二维码 看本报“山水相连 东西协作” 全媒体系列报道。

“数”说
中山-六盘水协作发展

2022年,中山市拨付财政援助资金1.65亿元,谋划协作项目58个。

今年以来,中山市21所学校,16家医院,58个村(居)、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六盘水市25所学校、15家医院、93个村,两市18个乡镇(街道)深化结对关系。

今年以来,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2家,新增到位投资1.4575亿元。两市现已共建产业园5个,其中,“一县一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个,引导入驻园区企业7家,入园企业实际到位投资额8225万元。

春节以来,共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3期,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2场次,提供岗位42817个,协调安排专车36辆次,专列1辆,共帮助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188人(脱贫劳动力2796人),帮助116名六盘水职校学生交流学习和顶岗实习。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黄启艳 通讯员 范超
◆图:记者 文波 夏升权 通讯员 邹为建
◆编辑:蓝运良 
◆二审:黄廉捷
◆三审:向才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