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专题协调会议要求,近日,市发展改革局通过调研制定了《中山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配套停车设施停车服务收费标准优化方案》(讨论稿)。12月13日上午,中山召开医院停车收费优化方案现场研讨会,听取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及相关部门对优化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市人民医院500多个停车位一位难求
13日上午9时许,市发展改革局、市卫生健康局、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博爱医院、市交通集团分管领导及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一行参观了市人民医院停车场。此时正值早高峰时段,只见出租车、私家车堵在医院的每个入口。从市人民医院康怡特诊部对面5号门到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1号门口,短短七八百米的距离,每个大门口都排起了长长的车龙。尽管每个路口都有警察现场执勤,但车辆行驶速度仍然非常慢。
市人民医院院长李斌飞介绍,现在医院虽然增加了东侧的公交枢纽站停车场670个车位,但仍然车位紧张,每天早上8时,该停车场已经停满车。
市人民医院院内共有550个车位,每天开车到医院看病、探病的市民多达5千多车次。去年8月,市人民医院调动周边停车资源,开设“完美金鹰广场—市人民医院”接驳车,但由于医院停车收费标准远低于商业停车场收费标准,此举措效果甚微,很多群众仍然选择开车进入医院停车场停放。
中山公立医院普遍存在停车难问题
据了解,目前中山共有公立医院27家(不含卫生站),其中15家实行停车收费,12家不实行停车收费。公立医院停车收费依据参照《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公布中山市停车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的通告》(中发改价控〔2018〕316号)文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配套停车设施停车服务收费标准执行,门诊病人凭当日门诊结账发票、就诊证明免当日一辆小车一次停放服务费,住院病人可办理住院停车卡或凭住院证明免收住院期间一辆小车停放服务费(门诊和住院病人以下简称服务对象);其他车辆(其他人员以下简称非服务对象)收费标准为停车不超过1小时免费,超过1小时按实际停放时间计费,每半小时为一计费单位。
目前,中山公立医院特别是城区三个三甲医院都存在停车难、车位周转率低等问题。如市中医院院内车位数2190个,医院外围有车位总数为 235个,但每天车流量约8000辆,每天上午9时30分至11时是院内停车高峰期,停车位一位难求;市博爱医院有1200个停车位,现在开放使用的车位有700多个,车位非常紧张。未实行停车收费的公立医院则面临车位被周边居民占用停放,甚至有少量“僵尸车”长期占用停车位,影响医院救护车出行等问题。
建议:改变市民就医习惯,将车位留给真正有需要的急诊病人
据市博爱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一直在积极解决停车问题,今年3月份起,为了让群众有更多的停车位,该院工作人员车辆全部不能停在院内,腾出车位给病人。实行停车收费优化,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停车场管理,杜绝“僵尸车”,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市中医院保卫科科长曾旭军表示,市中医院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启动停车收费系统。部分住院病人住院期间车辆长时间停放,占用了车位,导致车位周转慢,使用率低。建议借鉴珠三角一些医院的做法,结合中山各医院实际情况,不分服务对象与非服务对象,半小时免费,超半小时后开始计费2元/半小时,全天最高收费40元。利用收费这个杠杆,提高车位周转率,真正把车位用于来院就诊群众。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袁勇表示,医院实行网上预约,开通接驳车,就是希望市民尽量不要开车来看病,希望市民转变就医习惯,搭公交车或出租车到医院就诊。希望利用停车收费这个杠杆,提高院内车位周转率,把550个车位让给那些真正需要的急诊病人。
据市发展改革局透露,由于目前市区三大医院“停车难”问题突出,将充分吸收各方建议,形成修改方案,拟将优化标准在市区三大医院试行1年,并根据试行效果进一步完善方案后推广至全市公立医院。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图+/记者 周映夏
◆编辑:汪佳
◆二审:曾淑花
◆三审: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