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评论|以敲钟问响之势打好三大攻坚战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11-2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在上周召开的全市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上,市委书记郭文海强调,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和推动中山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全力打好干部队伍转作风、水污染治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三大攻坚战;昨天,郭文海与市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指挥部人员集体谈话,就强力推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与大家一起研究政策、会商事务、交流心得。

凡有部署,必有落实;立言立行,从我做起。市委以实际行动带头践行“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为全市各级各部门和领导干部作出示范。

当前,中山既面临土地、产业、交通、队伍建设等多年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更面临“双区”和深中通道建设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一手化解突破历史遗留问题,一手紧紧把握历史性机遇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干部队伍转作风、水污染治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三大攻坚战,正是其中最紧要、最关键的“牛鼻子”。

三大攻坚战是一个统一整体,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首先,村镇低效工业园是中山发展矛盾的集中所在,事关中山未来发展空间,事关历史遗留问题突破化解。中山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密布着60多个工业园区,其中部分村镇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企业低端、产出低效,不仅严重挤压产业发展空间,也成为事关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乡村振兴、城乡形态等的主要矛盾。因此,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迫在眉睫,是一场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硬仗。其次,在水污染治理方面,中山以“望闻问切”的中医思维找准“病根”,村镇低效工业园恰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要科学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就必须通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把“小散乱污”企业淘汰掉,把破旧的城乡形态坚决清除掉,把弱小的村集体经济壮大起来。再次,干部队伍转作风,是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而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水污染治理,作为两个最需要“啃硬骨”的领域,正是历练干部、培养干部、发现干部的大舞台。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市委部署开展“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活动,首先就要在三大攻坚战上“敲钟问响”。敲钟问响是一种行事态度,寓意坐言起行、果决干脆,毫不拖泥带水,一旦工作目标明晰、方向确立,就要快马加鞭、日夜兼程;敲钟问响又是一种业绩评价,做任何事情都要动真格、见真章,真正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敲钟问响还是一种工作方法,“敲”是敲打的敲,“问”是问责的问,哪些“重说轻干”,哪些“凌空虚蹈”,哪些没有“一竿子插到底”,哪些搞“上下一般粗”,都要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用法纪的尺子去衡量。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市委明确,要大兴以上率下之风、主动学习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务实实干之风、改革创新之风、团结奋斗之风、担当作为之风、勤政廉洁之风,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中山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让我们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立足省委赋予的“三个定位”,以三大攻坚战为突破口,在持之以恒的“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中,重燃当年“广东四小虎”的激情和血性,焕发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务实实干的精气神,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推动发展上来,加快建设“美丽中山、投资热土”,以中山作为、中山担当为全省、全国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本报评论员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7月15日零时起,员峰桥全封闭大修
13481人浏览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