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革命老区村大车村位于中山市南朗街道西北偏北方向。1944年7月,五桂山游击队在湖头山(即现在的大车村湖溪里小组)伏击日军军车,当时大车村蒂峰山公园(石仔庙)作为革命联络站,负责与五桂山游击队取得联系,汇报情报,开展抗日活动。1957年,蒂峰山公园变身疗养院,专门接收参加抗美援朝的伤残中山籍战士进行疗养。大车村也被评为抗战时期革命老区村。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蒂峰山高耸如初,往日村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修起了百米挡土坡,截污工程慢慢改变村容村貌……而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红色村庄也开始发展起了特色产业,观光旅游、户外拓展,外加特色农产品,吸引不少游客前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中山市生态示范村”……先后获得的荣誉彰显着村庄的美好前景。
▲洁净舒适的大车村。
依山傍水,红色乡村“美”名传
稻田、远山、微风拂面,泉水、老井、一口甘甜……漫步在大车村里,开阔、静谧、舒适之感溢于言表。正值稻子成熟季节,不少村民在村广场上晒起了稻子,稻粒狭长,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出诱人的金黄色。村民们则三三两两,闲聊凉亭之下,神态怡然。
“带你们去山上公园走走吧,那是我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11月15日,在大车村党总支部委员林美婷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蒂峰山公园。据了解,蒂峰山公园里的石仔庙,就是抗战时期五桂山游击队的联络站,“这里发生的红色故事,我们本村村民都了然于胸。”林美婷告诉记者,在抗战时期,还有林卓培、林计顺等不少村民主动加入中山抗日义勇大队、参与五桂山游击队抗日工作的故事,也都是村民代代相传的“经典”。
如今,村民闲暇之余,都会来到蒂峰山公园锻炼晨运,而因其风光绮丽、苍翠葱茏、古朴幽深,蒂峰山公园也成了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每逢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好不热闹。
▲位于南朗街道大车村蒂峰山上的五桂山游击队联络站。
创新产业,村民致富有方向
为了进一步盘活村集体资源,近年来,大车村大力推进户外拓展项目开发,已成功吸引两家亲子宿营拓展基地运营大车村。“这些基地占地约50亩,每年都能接待游客近3000人。”据大车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国海介绍,每年基地都会吸引不少学生、亲子家庭组团来玩,此外,还有很多企业过来开展团建,就连公安部门也多次组织民警过来进行拓展训练。而针对游客需求,基地更是精心设计了100多种项目课程,其中,亲子家庭秀、企业外团建、动感山地车比赛、篝火/烧烤晚会、农耕体验等都是基地最具特色的项目。
户外拓展基地日渐火爆,大车村里的特色农作物“一点红”“白花番薯”等名优品种红薯也被带宽了销路,平均每年“一点红”的收成约750公斤每亩,售卖的价格超10元每公斤,而“白花番薯”每亩能产400公斤,每公斤能卖出30元的好价格。目前,大车村种植了20多亩名优红薯,为村内10多户农民每年平均增收2到3万元。
今年,大车村更是以当地村民和游客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蒂峰山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先是将原本的烧烤场改为停车场,新增300多个停车位,后又对公园老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并通了自来水。此外,大车村还在园区内新增13个监控摄像头,全力保障游客安全。如今公园环境更加干净卫生,前来游玩的游客能在舒适之余尽赏美丽风光。
▲南朗街道大车村专门修建的挡土墙。
“最近我们又开始进行挡土坡建设,将对大车村文昌二巷旁的山脚进行加固,还有截污工程,都是希望能改善村居环境,让村民生活得更舒适。”林国海表示,下一步,村里还将依托生态宜居传统古村落优美的田园风光,在蒂峰山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野外宿营于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基地,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进一步促进村民增产增收,真正打造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王蔚然
◆图+2、视频拍摄/记者 易承乐
◆视频编辑:陈晨
◆编辑:王欣琳
◆二审:蓝运良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