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百年 走读百村丨图集(62)中山革命老区兰溪村和龙田村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8-31


▲兰溪村(图中上方区域)位于南朗街道东南部。因地处山溪边,地势较低,有沼泽地,故初名烂泥村;又因有兰溪河流经,于1954年改称兰溪村。该村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甘既济携家眷从广东紫金大坪迁此定居,形成村落。该村在1957年6月被定为抗日根据地。村内有中共中山特派室机关遗址,位于兰溪正街8巷3号,房屋主人甘华焕是当地较有名的跌打骨科医生,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期间,他一直免费为游击队员和武工队员疗伤。他的家在解放战争初期更成为中共中山特派室机关驻点。当时,中共中山特派室的领导曾谷等常住在甘华焕家里。(摄影:黄春华)


▲中共中山特派室活动旧址,位于兰溪正街11巷3号,建于民国初期,是典型的华侨建筑,中西合璧风格,房屋主人是华侨甘华胜。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山特派室政治特派员黄旭在石门村一带活动时,常居住于此。该点于2008年6月被中共中山市委核定公布为中山市革命遗址、中山市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抗日民主政权五桂山区中心支部活动旧址,位于兰溪正街2巷6号。该房屋主人是华侨,其第三房妻郑氏热心支持抗日部队。1944年初,为进一步巩固抗日根据地,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根据上级指示,以五桂山区作为先行点开展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工作。1944年10月,五桂山区成立一个中心党支部,由曾谷领导,支部书记是方群英,谢月香、谢月珍、李瑞英是支部委员,下属7个支部。方群英和谢月香多留驻此宅,奔走于山区开展党的工作和宣传发动群众抗日,该房屋一度成为中共五桂山区中心支部的活动根据地。(摄影:黄春华)


▲龙田村位于南朗街道西南部。该村建村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因谭姓人迁此定居而形成。原名菠萝村,因村民当时以种植菠萝为业而得名。1925年始,剑首村甘姓人的一部分迁居于此,此后谭姓迁出。该村耕地少,1950年从邻村攸福隆拨田耕种,因地来自攸福隆,且取意好兆头,故改称龙田。1957年6月,该村被定为抗战时期“广东省革命老区村庄”。(摄影:黄春华)


▲位于龙田村龙田正街10号的民居,是中共中山特派室油印室旧址。该房屋建于民国初年,房主是甘石华。1946年下半年,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队员温清华从东江返回五桂山区,被中山特派室政治特派员黄旭安排回龙田村开展工作。温清华与该房主之子属同村好友,通过工作,发展甘石华为堡垒户。黄旭等驻扎在石门村时常到此宅。为掩护武工队,房主在该屋的厢房后座加砌了夹墙。为坚持在五桂山区斗争中及时开展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宣传党的政策和传播解放军胜利消息等,中山特派室编了一份《众报》发至全县各地。《众报》当时在甘石华家的阁楼编印。该处于2008年6月被中共中山市委核定公布为中山市革命遗址、中山市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1月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摄影:黄春华)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陈彦
◆三审: 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山市政府方志办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首个冰淇淋主题文旅景区来啦
15881人浏览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