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展览”!中山日报社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8-0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今年以来,中山日报社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资源,将媒体深度融合,把红色精神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承接完成了里溪“联产到劳”改革纪念展、中山人民抗日斗争展览、中山百年历史影像展览、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建基地建设、兴中体育馆党建展示墙等多个党建展览展示项目,用实践丰富了多媒体融合的内涵,又履行了党媒职责,积极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将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延伸,把红色精神送到千家万户。

用生动实践丰富融媒内涵

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手段、平台终端共融共通,是中山日报社一直努力的方向。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山日报社紧抓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凝聚内部采编力量,围绕报业核心优势,深度挖掘展览策划、空间设计等周边潜在能力,通过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融媒技术灵活运用到展览现场,呈现给大众可视化程度高、沉浸感强的多重感官体验。

中山“联产到劳”改革纪念展选址在抗日革命老区——板芙镇里溪村,以中国农村改革为背景,以里溪村“联产到劳”实践为切入点,讲述了中国农民拼搏进取的奋斗故事。展览大量采用老物件、老资料、老图片,同时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内容丰富,可看性高。

位于五桂山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的中山人民抗日斗争展览,同样运用图文、影像、音频、场景等多种形式,虚拟式、仿真式、互动式、沉浸式展现中山人民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舍身为国的家国情怀,营造出浓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恰是风华正茂”——中山百年历史影像展览中,除了上千张反映中山百年变迁的珍贵图片,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南湖红船”“岐江桥”“不走回头路”三个场景,带领观众穿越时光,回到浴血奋战的烽火年代、筚路蓝缕的建设时光以及勇立潮头改革开放的回忆中。此外,为了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会展体验,主办方还打造了VR云展览,观众动动手指就能在云端观展。同时,为了增加观众黏性,突出社群效应,主办方还在展览期间持续推出“寻找照片里的人”“旧照片 老故事”等延伸板块,使得展览在观众圈层持续升温。

一场展览,就是一次多媒体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其间,中山日报社团队在摸索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团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融媒体深度融合的业务提升相结合,坚持以“融媒体+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模式,让党史生动形象,让教育形式多样,既提升了自身业务能力、丰富了媒体融合的内涵,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的效果。



多个展览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打卡”点

今年以来,中山日报社除了多角度、全方位、多形式统筹和整合全媒体平台,做好全市党史学习教育的亮点挖掘,策划推出系列重磅报道和特色活动宣传外,还特别注重为市民拓宽党史学习教育渠道,搭建学习教育新场域。

展览展示是一项内容集中深入、形式丰富多元、惠及面广泛、时效相对长久的系统性活动,中山日报社充分利用这一形式,让有着时间跨度、历史厚度和现实深度的党史深入到每个党员,普及到广大群众,在现代与历史的交融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中山日报社今年承办的诸多展览中,有不少已成为市机关单位、社会组织及广大市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打卡”点。例如中山百年历史影像展,自6月28日开幕以来,吸引了大批市民到场参观。截至目前,主办方共收到团体线上预约申请300余个。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谭桂华
◆图+4/记者 缪晓剑
◆编辑:蓝运良
◆二审:朱晖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3518人浏览   2025-07-08
绝美!今日份中山晚霞大片推送
11322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