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中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的最后一场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圆满落幕,本土特色浓郁、原创性强的节目,精美的舞台道具和先进的全息投影技术打造出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长篇小说《白门柳》作者、广东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家、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刘斯奋也观看了最后一场演出,演出结束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不仅是一场成功的演出,也是一堂生动的红色文艺党课,通过文艺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行之有效的。
▲刘斯奋
记者:请您谈一下观看本场演出的感受?
刘斯奋:作为本场演出的其中一名观众,我首先要表示祝贺,这是一场很成功的演出。实际上,全国各地都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山这场演出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但是,中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成功从中脱颖而出,我认为这离不开编导们的巧思。演出将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以及中山的百年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宏观展示,也凸显了富有中山特色的伟大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使得这场演出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此外,本次演出没有设置主持人和报幕环节,而是通过情景短剧串联起4个篇章,创新性的做法使演出节奏的轻重缓急把握更加到位,能不断调动观众的热情。参演人员优秀的演出技巧、充沛的感情也感染了台下观众,使大家产生共鸣。我欣赏过许多场文艺演出,中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可以一直吸引我看下去,感觉特别过瘾。
记者:本次演出通过音乐舞蹈史诗的表演艺术形式,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伟大征程,您认为观众在观看演出后有哪些收获?
刘斯奋:中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毫无疑问是一场精彩的表演,在社会上是有口皆碑、好评如潮的。它同时也是一堂红色文艺党课,观众可以从沉浸式的表演中受到教育、感染和鼓舞。我认为,通过文艺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本次演出的过程中,观众们看得认真专注、掌声不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是一名中山人,这些年一直关注家乡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10日上午还在参加了“百年风华 墨许河山”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书画邀请展座谈会暨开幕式,我感觉到,中山的文化建设氛围越来越浓厚,也不断有好的成果出来。
记者:中山提出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的口号,对中山的文化事业建设,您有什么建议?
刘斯奋:中山这些年来的经济建设力度很大,成效同样显著,我每次回乡都能发现家乡有喜人的新变化,深中通道项目的建设也在稳步推进,这无疑有利于中山提升经济地位、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文化事业的建设也是如此,从今天的演出能看到中山人才济济,只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中山的文化事业就能再上一层楼。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家浩
◆图/记者 余兆宇
◆编辑:詹琪琳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终审:查九星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