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两优一先”事迹(4)廖小卒:用精湛医术救治危重症患者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7-0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为了救治一个个危重症患者,再大的困难我也能克服。”7月6日,记者采访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市人民医院ECMO研究室主任廖小卒时,他的几句肺腑之言,真实体现了他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无限热爱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从医13年来,他用敬业和奉献诠释着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逆风而行,展现一名医者的责任和担当

2020年初,我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6岁的廖小卒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报名支援抗击新冠疫情工作。2020年2月6日,中山市第一例危重症孕产妇呼吸功能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需立即实施人工心肺(ECMO)辅助,廖小卒和团队来不及准备行李,第一时间带着设备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为患者实施ECMO辅助。

“在危重症患者面前,作为一名医生,没有时间去考虑个人得失,只想想方设法把病人救活。”廖小卒说,在中山市定点医院救治患者的日夜里,他和团队时刻关注着患者的每一个变化,以绣花般的精神应对患者的病情,创造了国内第一例成功救治新冠孕产妇的纪录。多年来,他和团队曾负责我市甲流、禽流感等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每一例成功救治危重症患者的背后,都是他和团队日夜付出的努力。

2020年2月17日晚上,广东省前方指挥部要求中山市人民医院以最快速度组建一支ECMO医疗队,出发支援湖北。接到命令后,医院迅速组建了一支9人ECMO小队,廖小卒被任命为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责任重大,2月18日,带着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廖小卒和团队再次逆风而行,奔赴湖北荆州抗疫一线。

廖小卒回忆,当晚抵达荆州后,凌晨12点半,他们换乘商务车奔赴石首市中医院,把一位重症患者通过ECMO转入荆州市重症救治中心;2月19晚9点,他们再次接到紧急任务,监利县中医院有一位62岁新冠肺危重症患者需要转运到市救治中心里进行救治。他和队友克服现场条件差等困难,为患者成功建立人工心肺。这场跨城救援整整持续了10小时,在次日早上7点,终于把病人安全转运入重症救治中心。

廖小卒带领的ECMO团队,跨越荆粤1300公里,以精湛的医术为新冠危重症患者赢得生的希望,筑起最后一道生命防线,被央视称为“阻挡死神的战士”,他所在的ECMO团队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他个人获得“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等荣誉称号。 

勇挑重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身为一名年轻的麻醉医生,廖小卒以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在专业上精益求精,一次次帮助患者闯过激流险滩;作为ECMO团队专家,他常年奔波在治病救人的前线,曾10天跨3省6市抢救6名患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心系群众,2016年8月,从葡萄牙波尔图大学附属医院学成归来,他就马不停蹄前往潮州市饶平县人民医院,全力开展医疗对口帮扶工作。

扶贫期间,廖小卒不断创新,为适应医院长期发展,他积极开展麻醉新技术,并为当地麻醉科制定了系统的科室制度及管理要求,逐步提升当地麻醉医生的技能水平;在日常麻醉工作中,他勇挑重担,坚持对生命负责的原则,全力救治每一个病人;在医疗技能水平上,他组织全院医生培训单人心肺复苏,为了保证效果,他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做培训,并制定了系统的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挂职副院长短短一年时间,廖小卒主麻患者200余例,大部分为疑难病例或全麻病例。主持急危重患者抢救10次,开展新技术5项。通过亲身示范对科室医生长期培训,如今该院所有麻醉医生均能掌握全麻技术,麻醉科还成功获得潮州市科技立项,填补了科研领域的空白。

“希望尽己所能,为更多的病患解除病痛,为当地病人尽一份绵薄之力。”在挂职期间,廖小卒经常这样自我勉励,他的努力与付出也得到了当地医院及病患的好评,被提名为“十大感动潮州人物”。

从医13年来,廖小卒坚持在一线救治危重病患者,即使多项荣誉加身,他也依旧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今年七一期间获得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一荣誉,对我是一种激励,今后我将带领团队继续开拓创新,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作为青年医师,我将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继续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采访结束时,廖小卒再次说出了他的心声。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林茹珠 唐柳青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张鹏
◆三审: 岳才瑛
◆终审: 程明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文旅集团正式成立
原创 46397人浏览   2025-06-30
2025年全国“村BA”广东省赛圆满落幕
原创 10469人浏览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