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35)五星红旗激励纪中学子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6-24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为阻吓从广州向中山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在广州解放后的第三天,中共纪中支部奉命在“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升起一面五星红旗。不久,学校改名为:中山纪念中学。

一百多年前,一艘从香港出发的邮轮正在太平洋上缓缓行驶,船上刚满13岁的孙中山睁眼看世界,在后来自述中,他这样描述: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穹天地之想。

1929年9月28日,孙科先生秉承父亲孙中山先生“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遗愿,提议并亲自筹办纪念中学,1931年11月27日奠基,1934年9月开课。

走进中山纪念中学校园,“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校训激励着每一位学子奋发向上。校友们恪守校训,在各行各业担当尽职,矢志奋斗,英才辈出。


中山纪念中学。记者 王云 摄

史海钩沉

纪念中学升起了五星红旗

据市委党史研究室资料记载,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为阻吓从广州向中山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在广州解放后的第三天,中共纪中支部奉命在“总理故乡纪念中学”升起一面五星红旗。


中山纪念中学内飘扬的国旗。记者 王云 摄

纪念中学的党团建设有着光荣的历史。在解放战争时期,上级党组织派曾海波到该校以地理教师的身份开展工作,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1949年,为了阻止国民党溃军游勇进入“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区进行破坏,防止校产被秘密转移,中共纪中支部还组织了护校队。

说到当年为迎接中山解放而制作的五星红旗,背后还有一段故事。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的宣传机构“天文台”成员黄云、周磊明、欧八、潘彦等老战士回忆,当时中山的通信设备十分落后,县委和独立团都是靠“天文台”的战士用电台接收外界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们最早从电台接收到这个消息,并记录了国旗的式样。接到制作五星红旗的任务后,为避免出错,“天文台”的负责人黄云还找来刊有五星红旗式样的《华商报》,让大家按照报纸所刊式样制作了一面宽大的、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红旗制作好后,大家都很激动,争相在红旗下合影。

1949年10月30日,石岐宣告解放,城内万人空巷,几名“天文台”战士扛着五星红旗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不少围观群众也高举着事先做好的五星红旗成群结队地走在街头,城内商铺全部挂上了五星红旗,街头成了红旗的海洋。

为国家富强培育人才

纪中人素有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志。翻开中山纪念中学的校史,建校之初就与爱国报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山纪念中学的校史沿革记载,中山纪念中学由孙科秉承其父孙中山先生“谋建设培人才为富强根本”的遗愿而创办。1929年9月28日,孙科提议在翠亨乡建立“总理故乡纪念中学校”。孙科先生亲领筹办之责。1933年6月30日,中山模范县政府“令土地局另行设法划拨沙田,充总理纪念学校校产”。1931年11月27日,学校奠基建设,奠基石上镌刻:总理故乡中山纪念学校。学校的建设用地主要为孙家祖地和孙家坟场,并占用拆毁了孙氏宗祠。1933年,校舍基本落成。1934年9月开课,当时部分校舍借给了中山县乡村师范学校,由纪中校长兼任乡师校长。当时中山纪念中学与浙江武岭学校和福建集美学校形成“三校鼎立”之势,而纪中是其中公认的佼佼者,以其不同凡响的背景傲视全国。1935年,学校开始在秋季面向全国招生,在普通班的基础上增设了高中农科班,并接收了县立师范学校拨来的初级农职班。1937年1月,即奉教育厅训令核准立案,并领发校钤。同年7月参加毕业会考,高中三年级全数及格毕业。

1938年9月中山县沦陷,学校迁澳门松山白头马厩“白宫”办学,附小设在南海“八角亭”对面。随后几年,学校多次搬迁。1941年夏,原高中为农业专科改为普通高中。1942年秋,学校将中小学部设在南海花园。1943年9月,学校中学部又迁至俾利喇街与柯高马路交界的“唐家花园”。1945年9月,学校中学部再迁至天神巷国华戏园侧面的一间大屋。翠亨校舍被日军占据曾改为伤兵医院,破坏甚多。直到1947年3月,学校才迁回中山翠亨校舍上课。

1949年10月,五星红旗在纪中校园升起,不久改名为:中山纪念中学。1953年,中山纪念中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广东省首批七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学校重新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中学。2006年、2007年,均以全省最高分通过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初评和复评验收。

砥砺前行

以报效祖国贡献人类为志向

寒来暑往,读书是这里最美的风景。古雅清韵,绿树成荫和静谧雅致涵养了读书人的气质。2013年3月,纪中旧校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校区延续民国建筑风格。


纪中校训。记者 王云 摄

纪中之美,不仅外在美,更有内在美。时隔二十年,校友袁小姐仍然记得学校的校训: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校训立于教学楼旁小广场,每天上下课经过,都会看到。苦读3年下来,12个字已铭记于心,影响着她的人生志向。

旧校区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进了学校大门,是一尊孙中山的头像雕塑,雕像背后底下刻着四个字:后来居上。“后来居上”传递着努力向上的奋斗精神,无论你是暂时落后还是走在前头,无论你是荣耀还是失落,不要停下你追逐梦想的脚步。

立德树人,中山纪念中学在德育教育开辟了“纪中讲堂”。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数学家、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教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陈斌教授……许多顶尖科学家、研究学者及各领域专业人士都曾经走进讲堂,和学子分享知识经验,分享成长之路。

桃李芬芳,使命担当,矢志奋斗,英才辈出。学校的杰出校友录,记载着80多年来毕业校友们的奋斗之路,始终以报效祖国为志向。在抗战时期,他们有的加入空军学校,毕业后驾驶战斗机英勇参加抗战,有的解放前一直从事地下党的领导工作。在建设时期,以知识报效祖国,他们有的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

犁头尖山下,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游人如织。穿过参天大树林荫道,中山纪念中学校园岁月静好。

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山纪念中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2019年,清华大学特地发来贺信,肯定纪中培养了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称赞纪中“为基础科学领域‘中国力量’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5月,该校校长林加良在参加“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合作创新模式”分论坛中表示,推进大学与中学教育一体化,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培养,观念和理念上的衔接尤为重要,需要大学从理念和观念上进行引领;与此同时,他认为要与高校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把大学与中学人才培养衔接工作推向深入。


2021年5月拍摄的中山纪念中学。记者 夏升权 摄

当好学生合格引路人,学校先后建设了一批省、市、校三级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培养了一批省、市名师、名师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教师每年在全国、全省各类教学大赛、论文评比中获奖近200人次,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超过200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课题成果和论文多达上百项。中山纪念中学还率先在全国中学中申报成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鼓励学生读好“两本书”:一是有字之书,鼓励学生重视阅读浸润,用书香滋养生命。二是无字之书,即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好研学旅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是我国在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在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路径时,“创新”更放在首位,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今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相继到广东10所高中授牌共建基地。广东有5所学校被授牌“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9所学校被授牌“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其中获得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双授牌”的有4所学校,中山纪念中学与华附、深圳中学、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共同入选。

据该校介绍,新时期,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坚持文化育人,以“中山精神”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形成“中山精神﹢文化素养﹢国际视野”的育人格局,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以及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办中国最好中学,创树全球基础教育典范,做基础教育先行者。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黄凡
◆图/记者 王云 夏升权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2024年中考招生方案出炉
14348人浏览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