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印发,规划纲要主要阐明未来五年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要求,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绘制了中山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十四五”时期中山要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我们在哪里,朝哪里奋斗”?为回答这些核心问题,规划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紧扣落实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中山市发展实际,对“十四五”时期发展进行系统谋划。
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时期,是中山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多考验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发出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动员令,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着力治乱象、去泡沫、厘思路、调结构、提质量,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斗志全面点燃。中山经济正在迈入企稳回升、高质量发展的良性轨道。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中山市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关键五年。
如何把握好未来五年的机遇,奋力而上,是时代赋予中山的新命题。
未来五年中山发展要有新高度。思想有多远,事业就能走多远。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山的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未来五年中山正处于打赢经济翻身仗关键期、竞争优势重塑期、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期、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期、生态环境提升期、社会转型加速期的跨越转型发展关口的攻坚阶段。同时,中山也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机遇,为应对新挑战、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特别是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将使中山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枢纽,有力牵引带动中山市加快高质量发展。只有站在新的高度,中山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开新篇、建新功。
未来五年中山发展要有新目标。放箭要对准靶子。规划纲要用努力打造湾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努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努力打造城市文明示范区、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标杆市、努力打造和谐善治幸福城的“五个努力”,清晰地指明了中山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十四五”时期,中山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努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展望未来五年,中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城市功能品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深中通道建成通车,深中同城成为现实,在大湾区中的区位优势更为凸显,生活更具幸福感。
未来五年中山发展要有新谋划。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山“十四五”规划将“三新”贯穿始终,围绕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进行谋篇布局。结合省委赋予中山的“三个定位”,围绕打造“湾区枢纽、精品中山”的城市总体目标,提出了五方面的具体目标。同时,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个维度共设置了20项指标。围绕“双区驱动”、创新支撑、产业发展、“双循环”、乡村振兴、深化改革、城市功能品质等关键领域进行谋划。
新蓝图已绘就,新征程已启航。推动中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路径。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谭华健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