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手指,即可打卡中山这三个线上红色打卡点!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6-0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近日,由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打造的“粤学党史·粤爱党——打卡广东红”小程序上线,大家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就能一口气打卡上百个红色地标,重温百年党史在广东的生动实践。

点击以下图片查看相关报道>>>    

据了解,中山的三个线上红色打卡点为:杨殷故居、烈士陵园、古氏宗祠。

杨殷故居:

杨殷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总理大街中段,亦称“翰香堂”,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建筑面积244平方米。中共早期革命领导人、著名工运领袖杨殷烈士的故居。

杨殷故居是当地典型的“三间两廊”式砖木结构建筑,厅堂三间加左右两间廊屋,两侧卧室用木板分作上下两层,厨房及粮食加工间建于右边。建筑花岗岩石板墙脚、青砖墙、硬山顶,屋檐前有精美的木雕檐板,采用西式的柚木百叶窗,窗头有精美的以岭南特色水果荔枝、佛手、杨桃等为内容、带西洋风格的灰塑装饰。正厅摆设有清代全套的酸枝木扶手椅,神楼木雕精美,髹金光亮,富丽堂皇。建筑外墙尚保留有清末盗匪挖墙抢掠及抗战时期日军的射击子弹孔等痕迹。现室内复原陈列杨殷烈士在此生活时的景貌,并设有《杨殷烈士纪念展览》。

杨殷故居于1989年6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公在为广东省党员教育基地,2011年9月被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古氏宗祠——中区纵队成立暨珠江纵队司令部活动旧址位于五桂山区南桥村槟榔山14号。

1943年,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中区纵队司令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曾先后在古氏宗祠开展革命活动。1944年10月1日,中区纵队在此宣布成立。解放战争时期,古氏宗祠仍为五桂山区人民开展对敌斗争的驻地。

古氏宗祠是清道光年间,该村乡绅古腾芳兄弟捐资兴建,为古姓族人祠堂。清光绪癸未年(1883年)重修。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1980年,中山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对古氏宗祠进行修缮。2002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再次拨款修缮,并在祠堂旁边建起近600平方米的停车场。

中区纵队成立暨珠江纵队司令部活动旧址于1984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评定为中山市革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0年12月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中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6月被中山市委核定公布为中山市党史教育基地,2011年9月被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定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南朗镇翠亨村长沙埔,于1960年4月5日落成,并先后于1969年和1983年修缮与扩建。

沿着陵园大道西行60米,矗立着10米高的纪念碑,碑上刻有原中区纵队、珠江纵队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林锵云的题书“中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四周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011位中山革命烈士英名。绕过纪念碑再向西行60米是占地200平方米的石砌圆顶的烈士陵墓。陵墓内安放着324位烈士的英骸(其中外县籍烈士63位)。纪念碑南、北两侧分别建有中山革命史迹陈列馆和光荣亭。

中山革命烈士陵园于1989年10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第二批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3月又被中山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6月30日被中山市委定为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12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随时随地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或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打卡广东红”,即可进入页面,通过线上或线下实地打卡,一起来参与吧!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编辑:曾淑花
◆二审:张鹏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