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发展数字经济需更强的“抓手”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5-2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继5月26日,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揭牌暨正式建设启动后一天,火炬区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AIoT智慧产业创新中心,这是火炬区乃至中山、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数字经济更强的“抓手”。

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已成为时下热点话题。AIoT即“AI+IoT”,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发展好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如何更好赋能实体经济?已成为很多城市发展数字经济所面对的话题。

抢抓数字经济“新风口”已成为中山经济发展中的共识。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必须抓住数字经济发展黄金期,打造中山产业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广东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着力推进数字资产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传统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培育、场景应用、企业引培、科技创新、招才引智等八大工程。

中山数字经济发展起步早,未来数字技术在经济中也大有可为。早在2007年,中山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山市首个达到千亿元的产业。1999年,中山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才突破百亿元,仅仅8年时间,便完成了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这个跨越的实现,与“国字号”平台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早在2001年,由中山火炬工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与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建设中国电子(中山)基地,负责基地开发运营。在“国字号”基地的带动下,火炬区加速形成了以纬创资通为核心的电子信息、电脑周边设备等产业集群。

如果说,电子基地是火炬区发展数字经济“硬”平台,那么,此次火炬区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无疑是强“软”平台。今年是中国电子(中山)基地成立2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携手意义是重大的,只有“硬”“软”结合,数字经济才能走得更远。

从全市来看,中山一直重视数字经济发展。2018年,为加快推进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山市印发了《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三个行动计划。按计划,要用五年时间,即到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1500亿元,实现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超1200亿元,实现健康医药产业总产值规模达到1200亿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中山市将立足中山特色和优势产业,对接广州、深圳,打造珠江西岸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网络、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激光器件、新型材料及器件、物联网、4K电视网络、高端软件八大领域。2019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中山市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2019-2021年)》的有关要求,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中山市发展新动能。去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提到,在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方面,要打造以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湛江等为核心的制造网络。

数字经济,未来已来。共建粤港澳大湾区AIoT智慧产业创新中心,在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创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引入颠覆性的新产业等方面发力,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山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力。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谭华健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