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山㉗ 南桥村:青山处处埋忠骨,丹心片片照后人
栏目:首页 来源: 发布:2021-05-1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初夏的五桂山,一阵雨,一阵晴,雨水洗刷,山林秀丽,阳光照耀,满目清朗。熟悉党史的人都知道,位于槟榔山村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是我市的红色旅游必游景点,这里是广东人民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见证。

珠江纵队在五桂山经历大小战斗140多次,有340多名革命先烈,永远将忠骨埋葬在这崇山峻岭之中。

借着建党百年的契机,槟榔山村的各项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槟榔村(自然村)所在的南桥村(行政村)正结合乡村振兴、美丽宜居村建设,打造一条五桂山特有的“红道+古道+绿道”的精品旅游线路,整合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南桥村结合乡村振兴、美丽宜居村建设,打造一条五桂山特有的“红道+古道+绿道”的精品旅游线路,整合文旅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客家山民将自家房屋、宗祠让出来当司令部

沿槟榔山路往前行进数百米,溪水旁的石莹桥静立着一块黑顶白章的大石,大石旁的十六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碑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字,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政委梁嘉所题。碑下方阳面刻有碑志,记载了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在五桂山抗日根据地长时间、大规模“扫荡”,残杀16名抗日游击战士的罪行和抗日游击战士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1945年5月9日开始,日、伪、顽军共出动4000多人,兵分六路,向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扫荡”。16名游击战士从石鼓挞突围后,转移到石莹桥大石托山坚持战斗。由于敌人蛛网式地搜捕扫荡,而队员们被困山上整整7天滴水未沾,身体极度虚弱,16位战士因无法转移全部被俘。在石莹桥溪边的大石旁,日军施以酷刑逼供,游击队员们宁死不屈。凶残的敌人将16名游击队员置于大石上,进行惨无人道的碎尸,烈士鲜血染红了溪流。后人把那块石头称作“劏人石”,如今就位于烈士纪念碑旁。

这座纪念碑只是槟榔山烽火岁月的一个印记,沿着槟榔山路前行约1.1公里就能看到古氏宗祠。村内现存旧式民居3座,代表性民居有槟榔山8号民居,它正是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就职于五桂山宣传办的宋欣妮是这里的义务讲解员,她对五桂山的抗日历史如数家珍:“上世纪四十年代,珠江地区抗战中心迁至五桂山槟榔山村,不少古氏族人毅然参军抗战,族人古华斌一家将自家楼房一二层拿出来先后供给中区纵队、珠江纵队司令部使用,林锵云等领导曾长期在该处办公和住宿。后来鬼子围剿把附近一带好多房子都烧掉,司令部这才搬到了古氏宗祠,随即古氏宗祠成为新的办公地址及指挥部,一直到抗战胜利。”


▲古氏宗祠内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中山人民的抗日历史。

14号的古氏宗祠,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该村村民古腾芳兄弟为纪念祖先而捐资兴建,从外面看,这座两进的宗祠与中山其他的宗祠差不多,前面有一个水塘,宗祠是硬山式顶,走进去,前进为砖木结构,后进为台梁式木架构,中间有天井。古氏宗祠内以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中山人民的抗日历史,通过介绍当时国际形势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将当时中山抗日武装和军民同心、奋起抗战的历史进行展示。

“在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将自家房屋及宗祠让出来当司令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宋欣妮表示,这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及整个族人的理解。而古氏宗祠得以保存完好也是一件奇事,当时日军在五桂山村庄各地实施烧杀抢掠,烧毁民房不少,但从未对古氏宗祠侵害,可能是游击队每次撤离时都把祠堂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暴露其作用,让敌人认为就是一座庙宇,所以也就侥幸保存了下来。宋欣妮告诉记者,因为这一段充满血泪又光辉的历史,古氏宗祠一直被中山人民视为重要的革命纪念地。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多次拨款进行维修,为该祠筑起了围墙。


▲目前,村里的革命遗址古氏宗祠周围正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新规划的英雄广场、展厅正加紧施工中,预计7月1日前重新对外开放。

▎开辟抗日根据地 340余名烈士血染五桂山

五桂山青山连绵,是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1943年7月,南(海)、番(禺)、中(山)、顺(德)游击区指挥部从禺南迁入五桂山。1944年10月1日,广东省委和省军政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了有珠江地区指挥部,粤中、西江、珠江三个特委领导参加的干部会议,宣布中区纵队成立;1945年1月15日,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在此公开宣布成立。之后,古氏宗祠就成为珠江纵队的办公地址和举行各种会议的会址。欧初等革命前辈,在这里指挥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驰骋五桂山,经历大小战斗140多次,歼敌236人,伤敌211人,俘虏534人,缴获轻重机枪24挺,长短枪700多支,掷弹筒4具、弹90多枚,电台一部,火炮2门和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五桂山是当年华南地区抗击日军的主战场之一,建立了覆盖100万人口、1000平方公里游击区。解放战争期间,古氏宗祠仍为中山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主要阵地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宋欣妮介绍说,目前五桂山遗留下多处红色革命遗址,主要集中在五桂山腹地,在古氏宗祠附近,还有当时的卫生站、中区纵队政治部等活动旧址。在石莹桥村委会旁还有中山县行政督导处遗址、练兵场、反“十路围攻”主战场遗址等红色资源。

五桂山抗战根据地怎样建起来的?市委党校培训科科长、古氏宗祠线路主讲成员刘明介绍说,从五桂山地理位置来看,这里是珠江西岸唯一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山区,沟壑纵横、河网密布、地形复杂,而五桂山向南面临浩淼的西太平洋,是扼守日军从海面进攻华南的天然屏障,五桂山向北,是遍布着珠江三角洲大沙田粮仓。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原来驻守石岐、三乡、唐家、翠亨的一万多人,绝大部分调往太平洋战场,出现了有利于抗日游击战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抓住时机,南番中顺中心县委(即当时的广东省委)根据珠三角的斗争形势,作出“发展中山、经营番禺”“开辟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决定。

然而五桂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并不容易,刘明说当时广东党组织对于在珠三角地区开辟根据地是没有经验的,广东省委向中央请示,希望中央能够选派人员南下广东指导开辟根据地。党中央高度重视,决定选派谢立全、谢斌二人南下广东,这就是广东党史上著名的二谢,也称南下教官。从1941年7月开始,谢立全到达五桂山,与时任中共中山县委书记梁奇达一起就建立根据地进行长达3个月可行性实地调查,摸清这边的敌情、民情、粮源和水源等,确认五桂山具有进行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基础。1942年1月开始,中山等地的抗日武装开始陆续转移到五桂山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中山县抗日游击大队,由谢立全代表中心县委指挥这支武装。以南番中顺主力游击部队进驻五桂山为标志,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

在地方党组织、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五桂山抗日根据地迅速发展,先后粉碎日伪军的“六路围攻”“四路围攻”“十路围攻”等多次围攻。1944年8月,中共广东临委深入分析全国抗战形势,决定成立中区纵队,负责南番中顺游击区的游击战争。10月,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在古氏宗祠正式宣布成立中区纵队。中区纵队一经成立,就派出主力一部挺进粤中,配合南下的八路军阻击日军,粉碎日军的战略企图。中区纵队主力挺进粤中后,广东省临委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将中区纵队一分为二,在珠江地区活动的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在粤中地区活动的称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1月15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在古氏宗祠公开宣布成立,司令部驻在五桂山槟榔山村,当时司令员为林锵云、政治委员梁嘉、副司令员谢斌、参谋长周伯明、政治部主任刘向东,下辖三个支队。第一支队在中山一带活动,支队长欧初、政治委员梁奇达、副支队长罗章有、政治处主任杨子江。第二支队在番禺、顺德一带活动,第三支队在南海一带活动。珠江纵队成立以后,在中山开展的重大战斗有白石村防御战、抗击日、伪、顽军“五·九扫荡”和“四·一二”斗争等,其中石莹桥十六烈士就是这段时期被残忍杀害的。

“珠江纵队在五桂山经历大小战斗140多次,有340多名革命先烈,永远将忠骨埋葬在这崇山峻岭之中。以古氏宗祠为代表的革命遗址集中展现了珠纵英雄们在艰难困苦的年代形成的坚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情怀及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崇高民族气节,已经凝聚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财富,称之为‘珠纵精神’。”刘明表示。


▲沿着古氏宗祠一直北行,就到了以山泉活水著称的逍遥谷旅游景区,这里总能吸引大批游客。

▎发扬“珠纵精神” 打造红色阵地

百年党史壮阔宏伟,百年征程砥砺前行。如今五桂山古氏宗族后人约有300人,依次分布在附近石莹村、南坑村、南桥新村、槟榔山、南塘、石窝口等地,因那一段不平凡的抗日血泪史,让这个原本功能为祭拜祖先的百年古祠,现成了社会各界缅怀革命英雄的红色圣地,每年接待游人及学生达数万人次。2008年,古氏宗祠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定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2020年9月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山各地组织开展的很多党史学习教育都不约而同选择到南桥村打卡,接受革命历史教育和心灵的洗礼。目前,村里的革命遗址古氏宗祠周围正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新规划的英雄广场、展厅正加紧施工中,预计7月1日前重新对外开放。

南桥村党总支部委员古嘉胜介绍说,目前整个槟榔山村正在打造红色美丽乡村,总投入资金约800万元(市级资金300万元,镇区配套资金500万元),包括对沿街居民门前的公共区域进行景观改造,打造带状公园,供村民休息娱乐;对古氏宗祠旁原有广场进行重新改造,包括地面铺装、设置特色景墙及雕塑、新增绿化等进行景观提升;对古氏宗祠旁卫生部旧址进行装修修缮,主要包括对建筑的屋面及外立面的修缮并在室内布置展厅;取消古氏宗祠旁广场原有停车位,于槟榔山村口侧新建公共停车场,可提供40个停车位,设立公共卫生间等设施,为前来进行党史教育的人提供配套设施。

而跟着古嘉胜的脚步,沿着古氏宗祠向北行进约一公里,便是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岐澳古道,这也是中山市全域旅游主题线路岐澳古道文化遗产游径中推荐的一个著名景点。继续前行1公里,则到了以山泉活水著称的逍遥谷旅游景区。景区负责人周耀华告诉记者,每年的夏日,这里总能吸引大批亲水游客前来,疫情前一年游客量约30万人次,同时带动了当地部分村民就业。

古嘉胜介绍:“南桥村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珠江纵队旧址、革命烈士碑、岐澳古道、广东绿道等,整个辖区范围内有许多知名的旅游休闲景区,如五桂山逍遥谷、客家庄、古寨沟、古道等,我们下一步将结合乡村振兴、美丽宜居村建设,打造一条‘红道+古道+绿道’的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开发南桥村的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文旅产业发展,不断提高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为新时期乡村振兴探索新路径。”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冷启迪
◆图/记者 孙俊军
◆编辑:唐益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2024年中考招生方案出炉
14181人浏览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