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党员说初心(10)黄永坤:练就“顺风耳”,守护城市供水安全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4-23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中山公用水务中部分公司所负责的供水管网长度达到18200公里,它们深埋在地下,24小时不间断地将合格的自来水送往千家万户。然而,再精密的产品也难免出现故障,如何从错综复杂的管道中准确查出“病因”,减少输水损耗、保障居民用水需求,就是黄永坤的工作。4月22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身为中山市的第一批管网巡查组组员,黄永坤已经默默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超过20年。

两件设备找出地下管网“病灶”

在办公室的生产数据公示栏中,记录着城区分公司每天的供水量,对于黄永坤而言,它就像一块“晴雨表”。“如果供水量出现较大波动,就意味着当地的供水管网可能出现问题,我们要考虑组织巡查。”他笑着说。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黄永坤在1997年成为中山市首批管网巡查组的成员。巡查组的工作并不轻松,白天时需要重点巡查小区的供水管网,并配合开展投诉处理、市政消防栓及直饮水机维护、第三方施工交底等工作;晚上10点,当大部分居民都在家休息,就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

将探漏仪背到身上,穿着反光背心的黄永坤戴好耳机,开始对地下的供水管网进行巡查,走上几步,他都会将手里的“听诊器”轻轻贴到地面,然后快速提起。黄永坤告诉记者,管网巡查组每个月要针对城区的地下供水管网开展两次巡查,两人一组的巡查从晚上10点开始,常常持续到凌晨2点才结束。“探漏仪会将地下的声音放大30倍,安静的夜晚更适合开展工作。组员需要徒步进行巡查,一个晚上要走8到10公里。”听音杆是黄永坤巡查的另一件“法宝”,他和同伴合力打开路面上的一块井盖后,就拿出长长的听音杆,放在主要管道上侧耳倾听。

黄永坤说,管道漏水的声音会更加尖锐,但声音的大小不等于“症结”的所在,需要用探漏仪,以及丰富的经验判断漏水的准确位置,“找到主要管道是巡查工作的关键,干了这么多年,我将它们的位置牢牢记在心中。找准主要管道的位置不能靠道听途说,必须自己去走、去看,所以我会尽可能参加每一次的管网施工。”

坚守二十年,初心从未改

身为中山市的第一批管网巡查组成员,黄永坤不仅兢兢业业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也经常援助在巡查中遇到难题的同伴。“我们为很多镇街的管网巡查组成员进行过培训,如今他们都已能独当一面。不过,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他们会向我请教,我也乐意到现场协助。”2019年,黄永坤收到来自珠海市的请求,当地的管网巡查组发现一条横跨马路的供水管网漏水,开挖以后也无法找到漏水的准确位置,经验丰富的黄永坤仅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帮助巡查组成功定位。同时,供水管网巡查是突发性极强的工作,半夜收到通知、奔赴现场的情况并不鲜见。黄永坤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管网巡查组一天最多收到80多张地下供水管网的维修单,大家顾不上陪伴家人,而是奔走在第一线。

即使是疫情期间,黄永坤也没有退缩,2020年2月7日接到中山市普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水压告急、无法满足消毒液生产需要的消息后,黄永坤毅然决然率队奔赴现场,经历4个小时的奋战、成功改造表后管道以后,他马不停蹄前往中山第二人民医院南区分院,解决水压偏低的情况,整整3小时的维修作业,黄永坤才得以歇息。“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当尽可能保障大家的用水需求,马虎不得。”他坚定地说。

入党近28年,黄永坤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宁可多行百里远,不漏一处隐患点”是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黄永坤回忆,管网巡查组成立以前,部分镇街供水管网的水损耗达到30%,有了这群“查漏班”的专业人士,我市供水管网的水损耗已经降至12%以下,符合国家标准。“把工作落到实处,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将水损耗降到最低,就是我践行初心使命的方式。”黄永坤表示。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家浩
◆图+3、视频摄制/陈晨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