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60万辆,且以每个工作日新增700辆的速度增长,另外还有登记注册的电动自行车40余万辆,外地号牌摩托车、违标电动车数十万辆,加上近年来我市新增道路里程少,停车位缺口大,主城区数十个路段施工,导致拥堵状况日益突出。去年以来,交警部门以创文攻坚为契机,多渠道用劲,发起疏堵保畅百日攻坚战,为主城区路畅平安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全力配合交通大会战,继续打好疏堵保畅硬仗,今年开始,交警部门将发扬百日攻坚克难作风,用“创文”硬招,以中心城区为示范,将疏堵保畅工作向全市各区镇推进。
举措一:实施“一堵一方案”策略
在力保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基础上,去年11月,针对主城区早晚交通高峰期拥堵的实际,市公安交警支队组织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团队对相关拥堵点的拥堵原因进行了分析调研,并有的放矢,实施“一堵一方案”策略,按照车流情况优化交通组织,调控红绿灯放行时间,完善道路交通设施。
目前,主城区中山四路/东苑路路口、博爱路/银通街路口、康华路/富康路路口等29个拥堵点段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交通设施更加完善,近期新增、调整铁马和护栏近300米,完善标线2000余平方米,大力推进了交通组织优化工作。
此外,为减少道路建设项目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加强道路施工管理,严厉查处违法施工行为,市交警支队还依法制定相关规范措施,要求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前,必须按照《中山市道路建设交通疏解管理办法(试行)》做好交通疏解方案,符合相关启动条件的项目还须进行交通仿真评估,向电台、电视、微博、微信等媒体申请发布施工通告(施工前7天发布),并办理好施工审批手续,对存在防护设施设置不足、警示设施不全及未按防护设施设置要求设置等安全隐患的,围蔽范围超出审批要求的,围而不建的,依法处罚。
举措二:最强大脑+最快双腿
指挥调度是疏堵保畅的核心,交警实施视频岗24小时运转,加强视频巡查和指挥调度,依托视频专网、指挥云平台、智慧交管2.0、高德城市大脑等平台系统、对全市路况进行全面感知,预判或发现拥堵立即调度警力处置,同时组建无人机服务队开展“空体一体化”巡逻防控工作,通过“空对地”的巡航,以“最强大脑”指挥“最快双腿”,处置交通拥堵状况,同时成立工作专班,从强化智慧勤务入手,采取巡逻纠违、电子球机抓拍、警务车载系统动态抓拍以及无人机、铁骑队空地联动巡控等新勤务模式,每天早高峰至晚高峰对主城区商业大街、主次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和文明交通严管路全覆盖巡查,严查严控违法停车行为,并依托智慧交通系统、智慧视频专网等24小时对全市高速公路、国省道以及城区主干道全覆盖、全天候巡查,即时指令铁骑队快速处置各类警情及交通违法、不文明交通行为。
举措三:路面整治+路口劝导
针对部分拥堵现象由于交通违法、事故引发的实际,市公安交警支队“提档升级”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对各区镇尤其是中心城区及开发区、五桂山、南朗、港口、沙溪等周边区镇主次干道、主要交通路口、严管路段开展专项整治,重点严查随意变道、违规掉头、占用专用车道、违停等四类违法,引导机动车各行其道。
与此同时,交警支队动员全警上路,指定“路长”驻守主城区重要点位,并每天抽调支队机关警力下沉主城区12个重点的主次干道、主要路口执勤,并在早晚交通高峰期安排民警、辅警在各主要交通路口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重点维护重点路段,交通事故路段,交通设施故障路段,主干道维护、占道施工路段及学校周边上学放学时段的交通秩序,指挥疏导各拥堵路段(学校、商圈、公园等)的车流人流,纠正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路口非机动车闯红灯、越线等候红灯以及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交通行为。
经过综合治理,我市交通秩序、驾驶人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在省公安厅交管局每月发布的城市道路机动车斑马线礼让率、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率、非机动车遵守交通信号灯率、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摩托车头盔佩戴率、电动自行车上牌率、汽车安全带使用率7项排名中,中山也一直名列前茅。
举措四:立体化宣传为疏堵保畅鸣锣开道
去年11月初,市交警支队通过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电台、电视台等新媒体公布了我市早晚交通高峰期主城区40余个拥堵点的具体位置,提醒市民绕行或错峰出行,同时通过道路交通安全导航提示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实时发布交通事故、道路施工、交通管制、交通拥堵、事故多发点段等交通事件,实时向地图企业、电台、中山交警微博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路况信息,引导群众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与此同时,在每个新的施工点施工前,交警部门还会及时利用融媒体平台发布施工通告,提醒广大市民养成开车出行前查看相关交通信息,出行过程中开启电子导航系统的良好习惯,并及时调整出行线路,以避免交通拥堵,并积极加强落实节假日期间的“两公布一提示”宣传工作,依托高德出行研判报告,提醒驾驶人及时绕行,提醒市民利用“广东110”互联网报警平台,开展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呼吁广大交通参与者安全、文明出行,减少交通违法和事故的发生,避免人为交通拥堵。
以“创文”模式打疏堵保畅硬仗
市交警支队去年各项举措的联合实施,最大程度的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行动以来,截止到2020年底,主城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指数环比下降8.33%。
今年春节过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全市一盘棋,将疏堵保畅工作向全市区镇推进。今后,交警部门将在加强信号优化、加强勤务联动、加强施工监管、改革铁骑勤务、加大宣传力度、治堵指挥调度、与创文模式紧密结合等七方面工作任务进行了总体部署。各镇区交警按“创文”模式,以百日攻坚作风全面推进疏堵保畅深入开展,强力推进交通拥堵治理。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夏亮红 通讯员 刘洪希
◆图/交警提供
◆编辑: 周振捷
◆二审: 张鹏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