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评价结果,中山火炬区在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46名,较上年度上升10位。
据了解,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由科技部火炬中心组织实施,每年从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全国国家高新区进行评价。
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火炬区推出“4567”工作法和“抗疫贷”“黄金四条”等“硬核”举措,受到火炬区内企业好评,并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及央媒省媒报道。火炬区启动了奋战2020年攻坚克难十大任务,利诚总部项目仅仅用时145分钟,创下了中山项目建设“拿地即动工”新纪录。
在创新方面,火炬区去年顺利签下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一院、一所、一园”光电产业平台加快推进。2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立项,占全市100%;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1人被评为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入选“省级领军人才计划”,实现全市零的突破。火炬区试行招商资源“数字化”建设,落实领导挂点重点企业工作机制。区属公司改革正式启动,公司主业进一步强化。第十五届健康与发展中山论坛、2020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圆满落幕,健康医药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火炬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是:到2025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项目投资强度及单位面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跻身国家级高新区25强。
今年,火炬区将实施“一三五”战略:“一”即以打造中山创新发展主引擎为主线;“营造三个环境”即着力打造高质量产业环境、高水平营商环境、高品质宜居环境;“五个抓手”即坚持“谋划新格局、培育新动能、建设新载体、激发新活力、形成新风尚”,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全力建设一流的国家高新区。
在培育新动能方面,火炬区今年将重点推进中检院大湾区研究院和“一院、一所、一园”两大战略项目落地,持续跟进药品进口口岸,积极对接国家标准院等重大战略性平台。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力争2021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净增10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2021年实现研发费用占GDP达4.2%。大力推进专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2021年新认定国家级孵化器1家。大力实施“珠江人才”“中山人才计划”“境外高端人才认定”等政策,加快推进中山留创园新园区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和团队。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谭华健
◆图/火炬融媒体提供
◆编辑:曾淑花
◆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