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行(23)让五彩藏乡百姓生活更多彩
栏目:首页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9-29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湖泊、湿地、森林、寺庙、温泉、牛羊……这是我们“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川藏采访团一路走来,沿路常有的风景。

每到一处,当地的干部和村民都会为我们送上哈达。哈达在西藏多是白色的。而在我们的最后一站是有着“五彩藏乡 高原江南”之称的四川巴塘,收到的则是印有五彩花纹的哈达。巴塘的风景就如这里的哈达,有着更浓烈的藏式风情。


四川甘孜州巴塘县地处川藏滇三省(区)结合区域,是茶马古道战略重镇。巴塘县属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也是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自2014年起,中山市对口支援甘孜州巴塘县工作。

2018年,中山市选派刘小华赴巴塘县协助推进援助工作。到巴塘县两年多来,刘小华说自己几乎走遍了巴塘县5个片区、17个乡镇。为落实支援任务,他常乘车在金沙江边上险峻的山路行走大半天,下乡走访,监督管理项目已成常态。他的工作重点就是关注受援地教育、医疗、住房安全、产业、组织阵地建设等七大领域。


▲刘小华

在巴塘,中山只有刘小华一个援川干部,他说,有时不免也会思乡。“在这里甚少见到广东人,有时看到粤字头的车牌,都觉得那是老乡,很想上前去打个招呼。”但在这里他又不孤单,因为有许多与他同样来自外省市的援川干部。

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从沿海、平原、盆地,带着脱贫攻坚的使命、各自城市的深情走上高原。以竹巴龙乡的温泉驿站建设项目为例,当时刘小华在工作中就与同样来自援建的西华大学派驻干部有联系。大家共同商量着,如何能利用好多方力量,发挥各自特长,助力五彩藏乡的百姓生活可以更多姿多彩。

“这里的村民都很纯朴。有时我们到村里工作,到了吃饭时间,他们还会热情的邀请我们到家里吃饭。虽然条件差一些,他们的饭菜我有时也吃不惯,但还是很感动。心里更感觉必须要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好。”刘小华觉得,自己能参与到对口支援、脱贫攻坚工作中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从2014开始,至今6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倾情、倾力援建。目前中山在巴塘已实施了28个项目,总投资已经达到了1.1亿元。而这些项目,都已扎根藏乡,发挥出了真正的效益。同时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帮助下,巴塘县通过了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国家和省际交叉考核并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藏区携手奔小康考核中取得“先进县”称号。

8月28日晚上,直至采访团离开巴塘县的前一晚,我们才有时间细观察这个被评为甘孜州第一名的“最美县城”。虽然整个县城大部分建筑是新建的,但造型风格却充满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

大鹏莲花灯、九眼天珠灯、“茶马古道”青石路面和骡马雕塑构筑起一街一景,尽显藏式古韵。而更让记者惊喜的是,县城中心广场叫“中山广场”。据说,这里以前是百姓们耍坝子的地方。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他,这里就改名为中山广场。如今广场上还有孙中山先生的雕像。


▲巴塘县的中山广场

中山的援藏援川干部,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慧
◆图+9、视频拍摄/记者 文波
◆视频制作/黄艺杰
◆编辑:沙玉兰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