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市南朗街道濠涌村,一家四代人69年来为大革命时期烈士严庆瑶默默守墓的故事读来令人动容。这不仅是一家人共同坚守承诺的故事,也是一段传承好家风的佳话,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和鸣,为推动民族精神血脉永续流淌树立了榜样。

这份来自革命战友和烈士后代的共同承诺,重若千金。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三届学员严庆瑶为革命英勇献身,留下一家老弱小,广州农讲所第四届学员梁伟民被烈士舍生忘死的信念感染,主动担起保护烈士家人的责任,流亡途中与烈士女儿严金英结为夫妻,继续革命。
一段时间里,严庆瑶烈士墓无人守护,梁伟民作为烈士的女婿,从自己做起,带领家人迁居烈士家乡,于是,形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女婿、外孙女婿、外曾孙、外玄孙,都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守墓的责任,其外孙女婿还选择让后代跟随烈士的姓氏,这样的四代接力,让烈士精神血脉得以延续。
这一家四代用坚守阐释一诺千金。他们发自内心对烈士精神充满敬仰。从梁伟民到他的后人,每一代人都将守护烈士墓视为己任,用最朴素的行动践行承诺,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始终坚守责任。这一家人珍视承诺,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要求,成为可以传承的家庭共识,言行中向后代示范真正的“信守承诺”,用一诺千金涵养好家风。
这样的家风,超越了血缘的纽带,升华为一种对信仰和理想的坚守。先烈们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梁伟民及其后人以实际行动守护烈士的英灵,让烈士的精神成为家风得以传承,这是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是对烈士英灵最好的告慰。一家人还将烈士“超前、无私、壮烈”的精神,化作工作生活奋斗的动力,始终不忘初心。这种精神上的传承,远比为子孙留下物质财富更为宝贵。这种精神传承不仅滋润着家族成员的心灵,也感染着我们,更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每个人都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为美好生活奋斗。
这样的家风,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坚守弥足珍贵。这个家庭关于承诺、责任和家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感受到了家风的力量。它告诉我们最朴素的真理:良好家风对于个人成长、家庭和睦乃至社会进步都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当一家四代“一诺千金”传为佳话,当读者们纷纷为这段坚守感动和点赞,我们坚信,好家风可以穿透岁月,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良好的家风,始终值得我们去坚守和传承。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