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生活品质提升的大背景下,照明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光亮问题,而是演变为对舒适、智能与环保的多重追求。科技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灯饰照明产品的迅速更新换代,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同时也对原创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古镇,作为亚洲最大的灯饰生产基地,其灯饰产品不仅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更是远销海外,占据全球50%的市场份额,堪称行业翘楚。在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的浪潮下,行业协会应如何发挥桥梁协调作用,写好版权保护与转化赋能的新文章,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近日,笔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中山市灯饰照明行业协会会长崔福才。
版权保护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基石
“版权保护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基石。”崔福才表示,在灯饰设计领域,原创设计的价值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动力。为此,行业协会将加大对原创设计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版权保护机制,为设计师和企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为全面提升行业内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协会充分利用与企业的紧密联系,每年积极策划并组织10多场有关版权登记业务培训、经验分享及政策咨询活动,协助会员企业完成版权登记与保护工作,不断提升行业内对版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为进一步提高版权保护效率,协会还主动与古镇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快速授权机制减少外观设计作品的时间成本,同时快速维权和协调机制也降低了设计人员及企业的维权成本,从而激发了设计人员的创造热情,加速了创新人才向古镇的汇聚。

“灯饰企业在本地的申请版权登记和专利流程大为简化,时间成本大幅降低,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崔福才表示,此前,中山市灯饰企业申请版权和专利需远赴北京等地,流程繁琐且耗时至少一个月。如今,在古镇知识产权维权中心,企业仅需3天即可完成相关登记手续,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抢占商机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协会还充分发挥自律作用,制定了行业内版权保护公约,并建立了自律性约束、调解及惩罚机制,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严厉打击版权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和利益,为灯饰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为完善版权工作制度,协会重点走访了多家行业领先的企业,深入了解其实际问题和需求,通过对版权保护和外观专利保护的优缺点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不断完善版权工作机制,确保版权保护的效果。
在协会的持续推动和引导下,业内多家知名企业如华艺照明、普利帝灯饰及红联-鸿联等,均将版权保护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这些企业积极成立专门的版权保护团队,负责新开发样品的版权注册工作,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版权保护在行业内的重要性。据统计,协会500家会员单位一年有近2000个产品进行版权登记,这一数字无疑是对协会工作成果的最好印证。
版权保护助力中山市灯饰照明企业扬帆出海
“版权登记的重要性在于抢占先机,为企业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宝贵的时间优势。”崔福才强调:“灯饰产品设计进行版权登记,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保护了我们的产品免受侵权之害,确保了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防止因外观设计相似而引发的无谓诉讼。”

为响应国家标准化战略,中山市灯饰照明行业协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起草并推动了《灯饰照明产品团体标准》的实施。这一标准与国家政策紧密对接,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认可,为灯饰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协会于2019年与中山技师学院携手,联合30多家灯饰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成立了中山艺术设计产业联盟。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联盟聚集了高校、企业、研究单位等多方力量,将版权保护作为推动原创设计的核心驱动力,显著提升了中山灯饰照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版权保护的加强不仅为中山市灯饰照明行业注入了创新活力,更为企业的国际化征程提供了法律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版权登记,自信地将高品质产品推向全球舞台,展现了中国灯饰制造业的雄厚实力。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中山市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的出口金额达到127.8亿元,同比增长了7.5%,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版权保护对行业发展的积极推动。如今,外贸已经成为众多灯饰照明企业焕发新生的重要路径。中山新特丽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在行业协会的引导下,该公司紧跟跨境电商的发展潮流,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了出口业务的持续增长。其产品远销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多个发达国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家居、办公、商业照明解决方案。新特丽的成功,不仅彰显了中山市灯饰照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版权保护工作助力行业发展的生动案例。
崔福才表示,未来,中山市灯饰照明行业协会将继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携手行业内外各方力量,共同写好版权保护与转化赋能的新文章,让古镇灯饰照明行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智能、环保的照明体验。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