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新书研讨:在新闻现场发现历史、讲述历史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谭桂华 发布:2024-07-0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7月5日,长篇文学作品《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以下简称“《深中通道》”)新书研讨会在中山市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举行。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胡波,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黄灼展,中山日报社原总编辑、中山市作协原主席郑万里,中山市社科联学术规划部科长李杰锋,中山市文联文艺发展部四级主任科员连林耿,中山市作协主席马拉,中山日报社影像中心副主任、香山文化研究院理事长冷启迪、中山市慧农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红辉,新书作者吴森林、杨彦华、黄启艳、黄凡、何淼,以及出版等团队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记者 余兆宇 摄

研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深中通道》以专业的视角、细腻的笔触,穿越千年文明,重返历史现场,多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深中通道的前世今生,展现了作者们作为专家型记者的深厚功底与责任担当。

郑万里。记者 余兆宇 摄

郑万里表示,《深中通道》这本书策划合理,立意高远。伶仃洋地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活跃地域,这里最早接触西方文明,有着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传统特质。《深中通道》从浩瀚历史中精准选取了部分切面,并用朴实生动的叙事方式将其活化,整体流畅灵动,史料扎实。他还提到,中山是文化创作的富矿,题材丰富,且发展快速。“正在发生的现实,总是能与历史发生新的关联,大家可以继续站在不同的新闻现场发现历史、讲述历史。”郑万里建议。

马拉。记者 余兆宇 摄

马拉认为,《深中通道》的创作注重方法和步骤,写深中通道,但不只写深中通道。作者们立足大时代,回望历史隧道,准确捕捉有效信息,并加以深入思考和理性表达。作品思路清晰,史料丰富,自然流淌的文字中蕴含着饱满的城市精神和人文观照。

胡波。记者 余兆宇 摄

胡波总结了《深中通道》一书的五个特点。一是有问题意识,为什么要写?怎么写?他认为作者首先以问题为导向看待伶仃洋地区变迁,并由此形成叙事逻辑;二是有史学眼光,作者立足于当代放眼回望历史长河,进行了大量“田野考古”式的调查研究,使得作品具有丰富的历史细节;三是有考实的功夫,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作者们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考证史实,甚至多次回到历史发生地,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四是有文学的表述,作品将严肃枯燥的历史议题故事化、可读化,体现出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五是有真情的流淌,这本书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作者们长期跟进、长期投入的结果,他们不讨巧不唯虚,用浓浓的情感和丰富的知识完成了这次书写。

黄灼展。记者 余兆宇 摄

黄灼展认为,创作团队凭借对大事件的敏感展开创作。读完全书,从香山大儒黄佐、郭乐家族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人物和事件,体现出了中山人面对困难,敢于拼搏,改革实干的精气神,写出了中山的人文精神。

李杰锋。记者 余兆宇 摄

李杰锋认为,《深中通道》一书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既紧贴时代脉搏,又叩响历史大门。作者们将深中通道与香山历史文化相结合,对每个历史时期中山人的创新精神加以刻画,洋洋洒洒18万字,结构清晰,思考深刻,对中山进一步学习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经验、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启示意义。

连林耿。记者 余兆宇 摄

连林耿表示,该书以深中通道为时空坐标,写出了历史、现在与未来的交错。新书在深中通道开通前发布上市,丰富了深中通道宣传产品的品类,增加了深中通道宣传的分量。

冷启迪。记者 余兆宇 摄

冷启迪表示,几位作者在各自长期耕耘的领域里付出了大量心血,如今他们不畏艰难,兢兢业业,再拓新知,用新闻人的独到眼光和“大历史小切口”的叙事方式,捕捉记录了深中通道建设过程中的人物和故事,呈现出当今大国重器的风采,同时也对中山人文历史的高光时刻进行了全新书写。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