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中山“妈妈岗”来了爸爸→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黄凡 江慎诺 郭锦润 发布:2024-06-1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视频拍摄:文波  视频后期、编辑:刘建满

冯健来变了。在妻子卢宝欣眼里,如今的他,会提早下班,主动去幼儿园接5岁的大儿子放学;会把更多时间放在家里,等着2岁的小儿子跑过来“黏”他,而不是“回去只看到孩子熟睡的脸”。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提起爸爸,不再只说“爸爸去上班了”。

6月12日,父亲节前夕,记者在中山涛美远东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下简称“涛美”)见到了冯健来。他在车缝中心任总经理,所在车间有70%的岗位是“妈妈岗”。今年3月,冯健来依据《关于进一步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妈妈岗’政策2.0版”)有关规定,申请加入“妈妈岗”。从管理“妈妈岗”到自己加入“妈妈岗”,冯健来对“男主外、女主内”的旧观念,有了截然不同的认识。

他,成为“妈妈岗”一员

车间里,缝纫机“哒哒哒”响着,“妈妈员工”们正在加工婴幼儿童车的布料配件。身材高大的冯健来快步走在车间,跟每条生产线穿着绿色背心的组长沟通,了解当天生产碰到的问题。“我是她们的‘服务员’,让她们放心工作。”他笑着说。

当了冯健来申请加入“妈妈岗”后,跟车间女员工的沟通更畅顺了。记者 文波 摄

2022年7月,中山市率先出台“妈妈岗”就业新模式政策,推出18项措施,鼓励企业为“对12岁以下儿童有抚养义务”的妇女提供柔性管理、弹性上班岗位。

涛美的“妈妈岗”车间于2023年成立。作为管理者的冯健来,偶然听到妈妈们“吐槽”丈夫“回家就是来睡觉的”时面露尴尬:“我也是这样。我回到家孩子们都睡了。”

“我不是不想帮忙照顾孩子。”冯健来说,他是家里经济主要来源,处于打拼的年龄,白天工作之余,有时晚上还要与客户洽谈业务。妻子曾抱怨道,除了吃饭和睡觉,基本没有时间在家里。

2023年11月,中山市升级出台“妈妈岗”政策2.0版。在全国率先扩大“妈妈岗”补贴范围,将补贴对象拓展至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如父亲、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涛美公司有关“妈妈岗”的宣传画。记者 文波 摄

今年3月,已升任车缝中心总经理的冯健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公司申请了“妈妈岗”。

“刚开始,面子上可能会有点过不去,爸爸怎么去‘妈妈岗’工作。但这3个月来,‘妈妈岗’给我带来许多便利。”冯健来举例说,今年流感季,孩子突然生病,他不需要特别请假,就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换成以前,他请假要经过几道审批程序,还得找人顶岗,走完流程已经帮不上忙。“‘妈妈岗’允许弹性上班,请假方便,事后选择一个时间补班就好。既能照顾孩子,又不影响工作。”

冯健来跟车间的妈妈们沟通更多了。前段时间赶订单,妈妈们说“工作和带娃,忙得连买女性生活用品都没时间了”。他马上向公司反馈,希望能提供一些公共的女性用品,供妈妈们使用。“我不再只是一个布置任务的管理者,和她们深入交流后,会慢慢站在她们的角度思考,尽我所能地协助她们工作。”冯健来说。

同事徐亚璐看到他的变化。“他通过自己的家庭,理解了女性员工当母亲的不容易,会给大家争取一些便利和福利。通过女同事们,他也了解了女性兼顾工作和养育孩子的压力,又让他更理解自己的爱人。”

“爸爸到了‘妈妈岗’,让爸爸也有时间做家务、带孩子了。”车缝中心生产线组长、“妈妈岗”员工王春燕认为,家庭不分内外,“很多事情,本就该两口子一起做。”

他,学习“错峰”带娃

中午,冯健来回家吃饭。2岁的小儿子见到爸爸,马上跑到他身边要他抱。在小儿子出生那年,冯健来盖了一栋自建房,为孩子玩耍留足了空间。

以前带娃产生分歧时,冯健来觉得“男主外、女主内”天经地义,他的打拼也是为了家庭付出。现在,他改变了看法。

端午节假期,冯健来拍下他和孩子们逛动物园的照片,录下了孩子们在商场游乐园玩的视频。“进了‘波波池’,两个人都活蹦乱跳,一个跑向左边,一个跑向右边,我都不知道该往哪看,担心一不留神会出点什么事。”他说,一个人带了2个小时的娃,身心俱疲,“我老婆真的很辛苦。”

实现弹性上班的冯健来,蜕变为带娃能手。记者 文波 摄

今年4月,妻子的好朋友结婚,冯健来主动请了半天假带孩子,让妻子放心参加婚礼。周末和节假日能休息时,他也主动提出带娃,让妻子能放松一下。“过去,她天天带着孩子,脱不开身,想买点生活用品、逛逛街都没时间。现在我有时间就‘错峰’带娃,让她也有时间出去休息或拓展业务。”

冯健来看到妻子的变化:“她最近圆(润)了一点点,会多花时间打扮自己,穿上职业装,更多往外跑去接触客户。”

妻子卢宝欣说:“以前孩子生病或是去打预防针,都是我一个人安排。现在他能请假一起去,总比我一个人左‘扛’一个、右‘扛’一个好。”

他们的小儿子刚出生时,大儿子才不到3岁,不懂事。晚上,小儿子要吃奶换尿布大哭时,大儿子又在一旁缠着妈妈。两个大吵大闹的孩子,搞得她崩溃抹泪。

那段时间,他忙事业,和客户谈完生意下班回家时,常常已是深夜。“你以为你赚了钱,就可以不顾家了吗?”她委屈地说他。

那时,看到妻子的难处,冯健来想过放弃现在的工作,选择更为轻松的工作,帮妻子分担点压力。但现实的家庭经济压力摆在眼前,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现在,一家人一起吃完饭,卢宝欣在书房看着大儿子写作业;冯健来陪小儿子在客厅玩玩具,父子俩“叽里呱啦”交流。家里有什么事,丈夫都能马上请假回来,不用什么事都由妻子一个人扛。

他和她,工作带娃能否两不误?

冯健来的同事梁海堂也申请了“妈妈岗”。

“我第三个孩子出生才40多天,今天(12日)早上老婆刚好不舒服,我得留家里帮忙照看小孩。如果没有弹性时间,不到岗肯定会影响考勤。这样的管理更注重人性化。”

爸爸们到了“妈妈岗”,会不会影响事业晋升?涛美的人事行政总监徐亚璐笑着说:“不会。我们公司做婴童用品,鼓励员工多生育。公司还鼓励男性高管带头申请‘妈妈岗’,率先打破成见。

徐亚璐这样看待升级的政策:以前,我们会带一定的定向思维去考虑‘妈妈岗’政策,认为是妈妈才上‘妈妈岗’。现在有了‘妈妈岗’政策2.0版,考虑更完善更具公平性,不仅爸爸也能申请了,一些单亲抚养和隔代抚养的人群也都能照顾到。

据人社部门统计,目前中山市已有超过20位爸爸备案“妈妈岗”,申请人数还在增加。

广东岭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保安队长高天,今年5月刚加入“妈妈岗”。“申请后允许临时请假再事后补回上班。我接送孩子放学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充裕很多。夫妻俩一起带娃,总比让其中一个人全职带娃好。”6月14日晚,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公司人事部门一跟我们说这件事,大家都觉得很好,五六个男同事就一起去申请了。”

“‘妈妈岗’政策2.0版鼓励企业将‘妈妈岗’的探索,扩大到更多家庭成员身上,这有利于引导家庭成员调整工作和家庭投入的时间分配,倡导家庭责任让家庭成员共同承担。”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创业科科长何凌川表示,同时政策升级也是为促进社会富余人力资源得到更进一步开发利用,让多元就业形态培育不断强化。

涛美车间里,“妈妈员工”们正在加工婴幼儿童车的布料配件。记者 文波 摄

徐亚璐也说,现在即便没有补贴,企业也愿意设置“妈妈岗”。“妈妈岗”让他们企业生产结构优化了,员工队伍更稳定,产能跟着提升,员工的个人工资相比以往提升了10%。

她还补充说:“不断升级的政策给我们企业招聘提供了新思路。招聘‘妈妈岗’员工时,我们不仅打破了性别的限制,还会招聘大龄劳动者、残疾人等群体。目前,我们正在为周边村居有余闲、想工作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们提供岗位。”

这3个月来,卢宝欣打心眼里觉得开心。“以前不敢想他(冯健来)能有空帮忙带娃。他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在增进,孩子不会觉得爸爸很陌生,感觉爸爸的角色就是去上班。我也能有多点时间兼顾工作。”她笑着说,“这个政策要是早一点推行就好了。”


编辑 范展颢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500多名师生同台挥毫泼墨秀书法
原创 27945人浏览   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