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朗鸭粥
中山的粥品,经久不衰,从最初的填饱肚子到就地取材,再到养生,经过了长期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初步总结来说,春粥养生,夏粥清火,秋粥滋补,冬粥暖胃。正所谓热闹过后平淡才是真,大鱼大肉过后,返璞归真才是道理。
▲漂亮的南朗鸭粥(图片/陈龙辉 摄)
中山每个镇区至少都有几个让人回味的小吃,而粥确是为中山小吃界的精品之一,沙溪有新鲜牛肉粥、咸猪骨粥,横栏有鱼片粥,港口以蕉蕾粥闻名,神湾海鲜粥驰名中山,而南朗可能也算鸭粥了。南朗鸭粥,绝无花架子,平常的鸭子,平常的粳米,平常的烹制方法,经不同的人制作,口味丰富百样。传说在中山地区,中元节的那天祭拜祖先都是要用鸭粥来进行的,那是因为传说中祭品要过忘川河,没有渡船的,只好靠鸭子驮过去,再说了,那时节正是鸭子肥美时,水稻(上造的)刚好成熟了,自然是祭祖的首选。此为鸭粥的由来。
熬一锅好鸭粥不容易。
先去市场买一只鸭,杀好去内脏,放入姜丝陈皮,熬汤。待汤熬好了把鸭子捞上来切粒备用,鸭汤加入粳米熬粥,待粥熬得差不多了,起油锅把鸭肉爆炒,加入姜蒜,炒至微黄为妙,然后倒入熬好的粥里,只听“嗞”的一声,粥成。一般大锅吃的粥都这样,如果是店里售卖的就是粥和鸭肉都备用,然后一碗一碗,加入一勺一勺的鸭肉(味道与大锅粥有些不同),然后再加上韭菜或者水瓜,韭菜切段,水瓜切粒,成了。
一碗鸭粥,鲜味十足,而水瓜的甜味,丰富了它的层次,怕是连舌头还不小心吞下去了呢。
上星期天,朋友约去南朗吃鸭粥,说是一家很出名的南朗十大美食。十大美食并不好找,从旧墟镇往里面走,怎么知道是旧墟镇呢,很简单,路上有什么农具店、生产资料店、供销社之类的,如果没有导航一个外地人是找不到的。
一间低矮的旧屋,高不超过两米五,宽是十一坑(23厘米为一坑),如果不留意看旁边有个牌匾,还不知道这赫然是十大民间小吃呢。外面摆着各种配料,现在的人口味难调了,南方北方的口味都要照顾到,不过都是单独炒的,加入粥里的只能是鸭的内脏,比如鸭胗、鸭肠、鸭血之类。鸭肠是我的最爱,脆脆的,就像秋天的成熟里加上了春天的活泼。而炒的就是当地的小海鲜,什么田螺(薄壳的大田螺)、蛏子之类。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上天总是很厚待勤快的人们。
我打量坐在哪里,明显屋里是坐不下的,摆了一个包饺子的工作台,一个冰箱杂物也就没有地方了。正在踌躇之间,五十多岁的老板娘麻利地指着对面隔着马路的新房子对我们说:“坐,到里面坐会,马上好了。”
一栋新房子,三层,看他们的样子是一家几口忙一个小店,服务员到掌柜的,都是那几个人,粥端上来,细品一下觉得很神奇,尝不出任何的味精鸡精等味道。现在能尝到这样原始的味道,很难得。粥不稠不稀,一看就是用心用时去熬的,还有一层粥油,香滑缠绵,就算喝一碗白粥也是很满足的,何况还有那焖得香烂的鸭肉,简直是人间美味。
我是最喜欢吃粥的,一般都要吃两碗才过瘾,两个人三碗粥,买单三十六元,便宜。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