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那个飘
我曾经无数次想过北方冬天的样子,窗花严实,泥灶火红的生活气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迷人风光,都让我无比神往。
南方的入冬感觉还是很秋天,而且还带了些夏天的淘气。丫头她们单位有一个去北方踩线的机会,给了两个名额,终于让我圆了这个北方梦。
7个小时的飞机在激动的心情里快速度过。到哈尔滨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零下2°的天气感觉跟以往南方的六七度的冬天差不多。同行的大龙和金刚两个年轻人特别热心,找了个火锅店,我们要了两条鱼跟一箱哈尔滨啤酒,一锅热气腾腾的酸菜鱼驱散了刚来北方的寒意。
可惜没有下雪,外面的路边墙角还残留着雪后的痕迹。店家说,昨天下了两场雪,不大,这个时候来北方最合适了,肯定有雪玩,也不会太冷。
第二天,大家配备齐全了保暖装备,一路上,两旁广袤的黑土地望不到头,田垄上黑白分明,黑的是土,白的是雪。听导游说,这里的人都能分到很多田地,少的几十亩,多的甚至有几百亩,怪不得东北大米这么出名,真让人羡慕。中午到了亚布力镇,我们在一家饭馆吃了“杀猪菜”,这时候,饭馆的外面已经是白茫茫的雪地旷野,让大家欢喜了好一阵子。
下午到了亚雪驿站,也就是雪谷十里画廊。据资料记载,这里地处长白山系支脉张广财岭的余脉大锅盔山、二锅盔山和三锅盔山所环绕的广阔腹地;主峰海拔1691米的大秃顶子峰,是黑龙江省最高峰。我们在冰雪幻境中行走,看原始倒木自然形成的林中迷宫,品童话般的瑞雪蘑菇园,在雪地摩托的猛烈刺激中释放畅快。正玩得高兴,导游提醒大家,不要去太偏远的地方,雪太厚了,大多都过膝,有些地方还达到两米多,人掉进去都出不来。在动物园,我看到传说中的傻狍子,据说狍子受到惊吓后屁股后面的白毛会炸开,当被猎人追赶时,它们会把头埋到雪里以为人家看不到,蠢萌蠢萌的特别可爱。眼前的狍子正在被围起来的地盘里镇定地散着步,可能也已经忘了自己还有“屁股开花”的本事了。
带着满满的尽兴离开。晚上,我们到了闻名中外的“中国雪乡”。传说中的雪乡“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长达7个月的冬季,纯洁的雪花飘飘洒洒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冰雪世界。在雪韵大街,街道两旁的木质平房屋檐下都挂着红彤彤的大灯笼,地上成堆成堆的白雪与红灯笼营造出一个五彩斑斓童话世界。我终于在这个夜晚感受到了北方的寒冷,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的经历。硬土炕虽然特别暖和,望着窗外大雪纷飞,我惊喜得一夜没睡。
雪乡的夜好长,下午4点多就天黑,早上6点多钟天亮。一大早,大家迫不及待的吃了饭,在景区里玩起了雪;雪花飘飘中,大家堆雪人、坐雪橇、打雪仗……年轻人在冰天雪地上摔摔跌跌热热闹闹地玩着泼水成冰,尽情地展示着南方人对冰雪的爱恋和欢喜。漫天飞雪,也让我纵情领略了一次北方大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迷人风情。
中午离开雪乡,在二道河坐马拉车进了一个叫“野鸡部落”的景区,觉得有点熟悉,记起在电视剧《悬崖》里看到的场景,高高的白桦林,古老的虎啸泉,厚厚的雪原野让大家又开心地玩了半天。乘兴,我们到了亚布力酒店。
晚上入住亚布力温泉酒店,在大雪天的室外露天池体验了一把冰火温泉的刺激。隔日,在亚布力滑雪场,据说,当年《林海雪原》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我穿上雪靴,套上雪橇,笨拙呆板的动作让我真正领略了“南人下船,北人滑雪”的说法。
回到哈尔滨,下起了大雪,大家顾不了寒冷,在导游带领下逛了松花江铁路桥等景点,还在雪花飘飘的中央大街上用马迭尔冰棍庆祝快乐;在“中华巴洛克”附近,一位驴友在百年老字号“张包铺”排了半小时队请大家吃了包子,一个5块钱有点贵但还是比较好吃。
下午放晴,在大家的要求下,导游终于带我们去了太阳岛。 “明媚的夏日里阳光多么晴朗……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车上响起了久违的经典老歌。在松花江北岸的太阳岛上,我们在景区门口领了“绿卡”,初冬的太阳岛阳光依然明媚,绿树掩映中到处点缀着欧式建筑的异地风情。在一家商店里,里面的“俄罗斯虎骨酒”让大家特别好奇纷纷抢购,我不懂真假,觉得有趣也买了两瓶。
回程的最后一天晚上,大雪飘飘,好像为我们饯行。丫头的哈尔滨朋友请我们吃大餐,除了羊肉片和松花蛋,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食物让我眼花缭乱……印象最深的是雪花啤酒,那种纯粹的冰雪味道是我后来在南方体味不到的。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