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晓玲||雪山下的遇见(实力/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巫晓玲 发布:2023-09-21

雪山之下,我遇见

去年8月,临时起意,我和先生说走就走,到云南自驾旅行。

我们以丽江为起点,从丽江古城到泸沽湖,到大理古城、喜洲,再回到束河古镇,最后一站,我选择了玉湖村。相传,玉湖村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最早的居住地,至今仍保持了原生态的风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从束河古镇出来,按导航向郊外驶去。路是水泥路,平整,很好走,道旁整齐的冷杉寂静无声,似乎已经在这站了百年千年了。

玉湖村,别名雪嵩村,在纳西语里则被称为“巫鲁肯”,意为雪山脚下的村子,位于玉龙雪山南麓。当巍峨的山脉出现在眼前,远远地看见几座石头房屋,玉湖村就到了。玉湖,是明代以前木氏家族在雪山下挖的一个人工湖,湖畔建有避暑夏宫、玉龙书院和鹿场,玉湖村最早的居民叫“窜阔罗”,即为纳西王筑宫的工匠和护宫养鹿的人。100年前,有个叫约瑟夫·洛克的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受美国农业部派遣,从泰缅边境进入云南考察,收集植物树种,没想到这次云南之行,却彻底改变了洛克的一生。这片神奇的土地让他着迷而眷恋,并由此开启了他长达27年的中国探险之旅,玉湖村就是洛克蛰居丽江的住所,他在给《国家地理》的笔记中写道:“巫鲁肯,一个环境优美、坐落在纯净的丽江大雪山山脉山坡上的一个小村子,雪山主峰扇子陡,犹如保护神似的保护着它。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云南省探险队的总部就设在这儿。”据他记载,“在玉湖村后面,有一堵巨大的石灰石墙,上面用巨幅汉字铭刻着中原人到达丽江的时间,以及本族木府统治下的纳西土司政权灭亡的时间。雕刻时间是清朝雍正二年,即公元1724年”。这面墙还在不在,我没去寻找。沧海桑田,即使物是也已人非了。

开车进村,两边是宽阔的田野,几座造型别致的石头屋散落其间,路上很安静,偶尔见到几个背着背篓的村民。进到村里,见到三三两两的游客,还有牵着马招揽游客的村民。这里,没有柏油路,没有车水马龙,是我想要的那种安宁闲适。

停了车,我们沿着弹石路向上走去。只见一座座风格独特的纳西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难怪人们把玉湖村叫作石头村。石头,是这个村落的主色,房屋皆为传统的“穿斗式”石木结构,格局整齐统一,悬山顶,青瓦,屋角飞翘,如孔雀昂首,线条俏丽流畅。正脊悬挂庇佑房屋免遭火灾的垂鱼,最有特色的是房顶上的镇宅神兽瓦猫,巍然伫立,千百年来凝望着雪山下这个古朴的小村庄。院落的墙体都是用粗糙原始的岩石垒砌而成,疏密有致,肌理天然,乍一看,倒像是精美的图案,让我忍不住驻足抚摸。灰褐色的石墙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斑驳,石缝里、瓦楞间,野草野花青苔自在生长。在村落间穿行,门前、屋角、矮墙上,时不时可以看到红的黄的白的花妖娆的开着,来自玉龙雪山的雪水经年不息绕村而过。村子后面的玉龙雪山似近若远,云朵落在山尖,如白雪皑皑。站在村庄的高处,目光越过层层屋顶,一眼便能望到山下远处起伏的山脉、平原和村落,眼前的景象竟和100年前洛克拍摄的照片几无二致。时间在这慢得不可思议。突然就想起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剧里大理唯美的自然风光、平凡却浪漫的烟火生活不知治愈了多少人,就像预告片里一句话“在这里,你会看见别人,也会看见自己”。此刻,我站在这雪山之下,与高原上的风相遇,我知道,这田园牧歌的生活是我向往的,可我也知道,于这,我只能是个过客,要像谢之遥和许红豆一样,脱离原来的生活,重新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我把桃花源,藏在心底。

此刻,按白色石匾上的箭头指引,我们来到洛克故居。

这是一座“三坊一照壁”的纳西传统民居,从低矮的门楼进去,几棵枝叶茂密的树木生机勃勃,天井地上用玲珑的瓦片砌了蝙蝠和“寿”字等吉祥图案,已染青苔色。院子里很安静,没什么人参观。一个上了年纪的纳西女子迎了上来,头戴蓝色帽子,腰系蓝色围裙。这是当地妇女的典型装扮。大姐热情地带我们参观。

我们进了洛克故居陈列馆一展厅,里面陈列着洛克当年拍摄的大量历史照片,以及他留在丽江的一批遗物,如毛料大衣、猎枪、牙医器具、木匠工具、铝皮铆钉牛皮箱等等,这些老物件在昏黄的灯光下,散发着岁月的光泽。时光流逝,百年前的照片仍清晰可鉴,照片上的人物依然栩栩如生。高山峡谷、原始森林、竹索渡江、大东巴驱魔、使用毒箭的原始土著、爱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土司、仅容单人单马勉强行走的茶马古道、杀完人继续念经的喇嘛土匪,洛克用他的文字和镜头,让我们穿越到了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的世界。

纳西大姐看我们很感兴趣,又带我们去参观了楼下的四方火塘,那是烧火做饭祭祀的灶间,门脸又窄又低,得低头弯腰而进。里面光线昏暗,我环顾四周,看见屋中有个四方大炕,中间挖了个圆坑,那就是火塘了。我发现里面没有烟囱,所以屋内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火塘是古代纳西人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场所,人们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饭、睡卧乃至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等。

从狭窄的木梯上到二楼,就是洛克的起居室了,西边小窗透进来的光线,让这间低矮昏暗的阁楼有了些许暖色。一张木床、一个书架、一幅很大的古老壁挂,一张长方桌,旁边放了个火盆,几张小木凳,还有就是在房顶拉了条绳子,上面挂满了夹子,那是洛克冲洗照片用的。这起居室里的布置和当年洛克拍的几乎一模一样,墙上照片里,洛克端坐桌前,真实得让人恍惚,时光倒流。

夕阳西斜,8月的丽江已经有些寒凉,我披着围巾坐在廊檐下的竹椅上,看着高原的阳光如岁月般,从屋檐滑了下来,然后不知所踪,突然想起了洛克的一句话:与其凄凉地躺在病室床上,我宁愿死在玉龙雪山的灿烂花丛里。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7月15日零时起,员峰桥全封闭大修
13474人浏览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