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接力从军,中山五桂山长命水村有个“光荣之家”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张倩 实习生 潘琰 通讯员 吕兆彬 发布:2023-08-30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在五桂山街道长命水村,这户普通而又特殊的家庭门旁挂着“光荣之家”的匾牌,它无声地诉说着廖家的荣光。记者8月29日前往廖家采访,见到如今已81岁高龄的退役军人廖庆波时,他开心地说:“现在孙子廖俊豪也即将入伍,就是三代人三代兵了。”据了解,廖俊豪已经顺利通过市级体检和政考,如无意外即将要奔赴军营。

廖俊豪(左)和爷爷廖庆波(右)。记者 易承乐 摄

一家三代响应号召从军

廖家的军旅路,要从廖庆波说起。廖庆波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于1942年,在1963年响应祖国号召从军,服役于广西某部队,从军7年。

昔日的军旅生活在廖庆波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仍记得,那时自己和长命水村的另外4名青年一同入伍,初入军营,思念家乡的情绪牵动着他的心弦,在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只好每月以书信问候家人。

退役军人廖庆波。记者 易承乐 摄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一切都是为了祖国。”廖庆波说,那时候的行军训练,一个月有两三次,每次都要背上枪弹、水壶、铺盖等40斤以上的装备,一走就是7天7夜。“我们从桂林出发,逢山过山,逢水过水,一天下来12个小时都在行军。”廖庆波回忆称。

退役后,廖庆波被调派到农场,协助农民开地种田,后回乡结婚生子。大儿子廖倩庭于1976年出生,他从小受到军人出身的父亲的教育,在20岁那年毅然参军,成为了一名空军后勤。“倩庭在入伍之前很贪玩,但从军营回家之后像脱胎换骨。”廖庆波告诉记者,大儿子廖倩庭从军营回来后,变得积极又独立,品性变化很大。

廖俊豪是廖庆波的孙子,他自幼便听爷爷和大伯讲从军的故事,从小受到军旅氛围的影响,又亲眼所见爷爷和大伯几十年间与战友仍来往密切,那种深厚情谊深深地感动了他。

圆梦路漫漫

2021年高考结束后,那深深扎根在廖俊豪心底的从军报国梦发芽成长,短视频平台上那些解放军抢险救灾的视频也让他心潮澎湃,他在高考后一直为实现军旅梦而努力。

廖俊豪的应征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2021年高考结束后,近视使他无法应届应征。2022年初,为了应征,他去做了近视眼手术。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地锻炼身体,为能通过征兵体检做准备。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八月,廖家收到五桂山武装部传来的喜讯,廖俊豪已通过体检和政考,只待入伍通知,一家人都笑逐颜开。

廖俊豪(右二)与家人合影。记者 易承乐 摄

廖俊豪就读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大数据工程专业,如今准大三的他即将奔赴军营,在学校办理相关手续时,辅导员也为他感到高兴。母亲郑叶莲不担心儿子受苦受累,“我就希望他能够服从安排,在部队里能积极向上,改掉平时熬夜打游戏的陋习,能成长为真正的男子汉。”对于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活,廖俊豪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希望自己能够努力考上军校,在部队里尽己所能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据长命水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廖树恒透露,今年下半年,由于征兵工作抓细抓实,长命水村3名大学生适龄青年取得体检政考“双合格”。采访当天,五桂山街道征兵办成员冯润林前来廖家走访慰问,他叮嘱廖俊豪:这段时间要尤其注重饮食、运动、安全等事项,保持健康的体魄和稳定的思想。


编辑 赖彤瑶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