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淳爽||黄伟超写实主义油画初探(艺坊/评论)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林淳爽 发布:2023-07-20

黎明前的孤独与自得
——黄伟超写实主义油画初探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黄伟超的画,是在他那三十平方的画室,满满当当的颜料、画作、摆件以及各式各样的书,眼花缭乱。游走其间,被一幅画吸引,深深浅浅的米灰色调,空荡荡的,寂寥而惘然。无来由的日光,莫名的建筑群,不知其义的影子,竟有种基于写实主义的光怪陆离之感。看到画的时候,像一阵巨大的耳鸣,突如其来的响亮,又异常平静。画作原名《荒》,我说这幅画,应该叫作《白日梦》。感知到白日而梦的意识流,就像人突然面对自己的内心,绝对的虚空和无意义,却又真实无比。我猜,这幅画其实是画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窗景。

黄伟超大概喜欢画窗户。窗是一种凝视,定格瞬间性,也是一个通道,跨越界限性,有时又是一种情绪,支离破碎,隐喻某种崩塌和联结。《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窗台之上,石膏像、纸笔、蜡烛、颜料,情境稀松平常,氛围自然流淌。窗台之外,与其说是向外的窗景,不如说是向内,由窗而望,窥见自我。这里的“黎明”跟希望无关,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是史铁生的“一片空旷”,是一种天色发亮时代的自我觉醒,而“静悄悄”则是黎明中的孤独和自得,“内心丰盈者,独行也如众”。

《众生相》是一组木雕老神像,沉稳厚重的色调,铺展辽远的时空感,概括利落的笔触,写满斑驳的故事性。众生相,意指人间百态,这类群像主题的画作不少,黄伟超独独选用了这种形态。我和伟超有共同地域的生活体验,在潮州人的概念中,上天往往来自于人的精神特质,也是伟超对世俗百态的感知和提炼。

与《众生相》元素类似的作品《源》,却有截然不同的意趣。伟超的画作常设冷郁的色调,在《源》中却一反常态,深绿色的背景,主体甚至用了橘色,受光面几乎泛着金色光芒,画面迸发的情绪扑面而来。伟超说他的灵感来源于《穆斯林的葬礼》,时光流转,命运浮沉,人不断被裹挟前行,对话、叩问,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在画里涌动。“岁聿云暮,一元复始,星霜荏苒,居住不息。”《众生相》是旁观者,《源》是亲历者。

这样互相对照的画,常常是思考的博弈。伟超画的火盆有两幅,一幅是《余温》,另一幅是《重生》。《重生》画的是复燃的火炭,焰之盛,炽热猛烈;《余温》画的是发白的灰烬,焰之微,意犹未尽。笔者以为《余温》更好,伟超太懂穷途的人性光芒。他早年来广州,破釜沉舟,一身孑然,几经起落,既充满《重生》的韧劲,又怀有《余温》的初心。我问伟超,你为什么画画?他说,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如果再回到二十岁的时候,我依然会这样选择,而且我也会一直画下去。伟超的画里有许多表现书籍,如静物画的《光阴》《谎言》《往事》《看不见的真理》《高度》,人物画的《诗歌》《空间·物语》《拂晓》。他一直在阅读和体验这个世界,并以其“写实绘画苦行者”的身份实践古典主义绘画的启示。

2020年创作《空间》的时候,对伟超来说是瓶颈更是煎熬,他前前后后修改了一年,几度想要放弃。他说,过去绘画特别怕“空”,所以画面设置都比较复杂,直到这幅画才开始删减和提纯,越含蓄越接近内心。至此后,伟超克制过多的视觉传达,以其塑造性和概括力,展现当代青年的状态,画面蕴含丰富的直感和宁静的张力,透露了呐喊、彷徨、焦虑和无意义。从《空间·物语》(2019)到《拂晓》(2021),再到《高地》(2021-2022),伟超的创作日臻成熟,展现了艺术表达的偶然性、多元性和意义不确定性,以及“内心向度自由”。“伟超的画里有多义性”,丁宁教授这样说,郑老也这样说,老史则归纳为“重叠的复数”。当我们在谈论多义性的时候,我们在讨论什么。老史说,我向往的是他们处在一种冲击的状态下,理解更庞杂的社会环境所表现的那种真实。我深以为然,身处如此社会形态中,仍能保持思考和疑问,挣脱单向度的桎梏,这才是多义性的本质,也是写实主义探索的当代价值。

从《空间》这幅作品开始,伟超找到自己的本体语言,抹去了叙事痕迹。2023年,伟超的作品《高地》被评为“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典藏作品(最高奖)。有人说伟超的《高地》很像AI绘图,提出比例和姿势的不合常理,其意是疑问甚至是批评,我却当作是赞扬,这样的不合常理,正是写实主义绘画的非客观再现。绘画是画家选择表达的方式,如同一篇文章、一剧场、一部电影,媒介不同而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置景、道具、造型、灯光,景别、角度、焦段、影调,所有的设置都是构成,所有的构成都是表达审美、态度、观念。AI能够输出精美精准的图片,以其强大的算法变化出各种可能性,但“设置”本身,就是创作的选择和思考,也是人之所以为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本质。而对于伟超来说,消磨设置感,削弱符号性,梳理散装思绪,提炼表达方式,也许是未来创作的探索方向。我想,郭润文老师说的“造型观”,从来就不是画什么,怎么画,甚至不是画要表达什么,建构意义,而后消解意义。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