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座新城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伶仃洋岸畔的马鞍岛,一条条顺畅的城市主干道陆续建成通车,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一座崭新的城市廓貌日渐清晰。
这是翠亨新区的起步区,位于中山最东端。这座状如马鞍的小岛,原为珠江西海口淤泥冲积而成的浅海滩涂。后经几代勤劳的围垦人肩挑背扛、胼手胝足,在滩涂上筑起一道道“水上长城”,慢慢变成人工岛。
岁月如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翠亨新区自2013年3月诞生,面积56平方公里的小岛,顺势成为中山东拓开发建设的一片热土。
时间从不等人,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回首过去,感慨万千。2013年4月18日,是我到新区上班的第一天。区领导交办我负责部门建章立制、筹措建设资金、组建运营公司、编制招商手册等工作。自此,我与同事们一起开启了在新区奋斗的日子,每天早出晚归,风雨兼程。
“梦想、激情、责任、担当。”是我们这群拓荒牛的座右铭。同事们大都是来自市里不同部门的精兵强将,有优秀的学历背景、积极干事的能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多么美好的愿景。每个人充满自豪与荣誉感,共同在这片土地上努力耕耘,挥洒青春,成就梦想。
万事起头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庞大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我们一起集思广益,研究多种融资方式与合作开发模式,广泛与金融机构对接,创新融资模式,及时筹措资金,保障新区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那时,我们的办公地点在新区规划馆二楼。周边是旷野茫茫,旁边仅有临海工业园公司大楼,对面马路是几幢工业厂房、生活配套区金晖苑。如今,管委会的周边绿草如茵,树影婆娑,高楼林立,商业氛围日渐畅旺。
新城十年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既关乎民生,也是民意所在。山的厚重,水的澄明,是人间最真实的烟火,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新城的发展理念发生巨大嬗变,由大建设、大开发阶段的粗放模式,转向对城市环境品质美的追求提升,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新区地理位置优越,见海亲水,九峰环抱,拥有26公里的滨海岸线。新区依海建城,与水共生,城中有水,水中有城。以水为魂,山、海、湖、田、林、湿地等多种生态资源要素整合,奏响一曲精彩绝伦的交响乐,尽显城市良好的生态与人文风貌。
位于城市中央的翠湖公园,如一颗明珠,熠熠生辉。横门西水道上,红树林海,郁郁葱葱。湿地里,鱼翔浅底,鹭鸟蹁跹;绿盖叠翠,林荫溪环,风语耳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到处洋溢着幸福的喜悦。美丽乡村建设,古与旧交融,景与村相衬,处处皆美。崖口人家,林果飘香,渔歌唱晚,遍地美食温暖了你的胃。左步的稻田与音乐相遇,活化历史与人文资源,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村”。
“清风拂绿柳,白水映红桃。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里生活、生产、生态有机融合,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画,更是一卷绿色发展的风貌图。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这里是大湾区青年的梦想之地,五湖四海各路人才汇聚于此。在色彩斑斓的栈道上,看到他们奔跑的矫健身姿,不停追赶晨风与霞光,眼里充满希望与憧憬。
美好蓝图变成现实画卷,宏伟规划变为行动实践。翠亨大厦21楼的新规划展示馆内,一幅画面,已逐渐变成实景。隔窗远眺,不远处,即将建成通车的深中通道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亘在伶仃洋上。此处成为珠江口两岸融合互动发展的“探路先锋”,两岸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畅通无阻,助力产业兴旺。
沐着春风,新城化蛹成蝶,从“无中生有”到“跨越式发展” 。时间,在改变一切。筑梦新城,下一个十年,定会愈加精彩纷呈。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