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光绪年间亦称为“东镇”(现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这片沃土上,一众乡民抱定敢闯才能赢未来的执念,于艰难中闯荡世界。早在18世纪中叶,火炬区就有乡民出洋谋生。一百多年来,出自“东镇”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人数已达4万之众,分布于世界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火炬开发区因此成为中山市重点侨乡之一。
火炬开发区于1954年成立侨联会,现下辖7个社区侨联会、21个村级侨联会,各级侨联在凝聚侨心、汇集侨智、维护侨益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火炬开发区在侨联锐意创新,大力推动“侨胞之家”建设,为侨胞构建新的服务平台。以“五有”、“九优”标准,建设打造成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侨心的市级星级“侨胞之家”2个,其中区侨胞之家荣获全国侨联系统典型选树单位。
广东省侨联主席黎静(右二)为星级“侨胞之家”授牌(图源自火炬区侨联会)
在这方热土上,先侨乡贤不胜枚举:深受华侨拥戴的外交官欧阳辉庭、欧阳庚(兆庭)、欧阳祉庭、欧阳干昆;出自濠头村的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郑藻如;追随孙中山革命的郑乃炎、郑彼岸、朱卓文、孙翰清、朱会文、张惠长、姚观顺、何泾渭;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朱慕菲;曾担任美国三藩市警察局局长的刘百安;秘鲁地震局局长陈亦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华裔女性社会学家周敏等等。
周敏:祖籍火炬区神涌村(图源自火炬区侨联会)
火炬区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以“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形成了美国三藩市中山德善堂、加拿大温哥华中山濠头侨所、澳洲东镇乡亲联谊会。2017年在火炬区支持、推动下成立澳门中山火炬开发区同乡会、香港中山火炬开发区联谊会。他们活跃在海外,帮助同胞、情系家乡。
广大旅居海外的侨胞和旅居港澳地区的乡亲,艰苦拼搏,用勤奋与智慧,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部分回家乡置业兴家,留下了精美的碉楼、侨房,经统计我区现有侨房172间。部分支持家乡建设,特别是热心家乡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福利及老年人事业。2010年1月1日,濠头华侨、港澳同胞捐资重建火炬区第三小学。
火炬区第三小学(图源自火炬区侨联会)
素材来源: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侨联会
编辑 徐璇 二审 晏飞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