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火炬国企:凝心聚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谭华健 通讯员 刘绮鸣 肖晨茜 发布:2023-07-03

党建引领促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火炬开发区拥有火炬工业集团、健康基地集团、张家边企业集团、火炬建发公司、火炬城建集团、火炬产投集团、火炬华盈投资、火炬民众经开公司等国企。目前,这些国企园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以赴拼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

火炬工业集团:
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

火炬开发区是中山“东承”的桥头堡,火炬工业集团园区则是火炬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今年以来,火炬工业集团园区党委认真贯彻火炬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拼经济,日夜兼程拼发展,与深中通道建设赛跑,向高质量发展冲锋。

火炬工业集团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园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员干部招商引资行动力,不断刷新项目招引的“中山速度”。

电子基地智能综合体项目投入使用。通讯员供图

火炬工业集团作为火炬开发区建设重大产业平台头号工程战略部署的先锋队,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大力拓展自建产业平台,重塑高质量发展产业空间,聚力“筑巢引凤”,强化项目落地。近期,由火炬工业集团投资3.2亿元建设的电子基地智能综合体项目开始投入使用。5月18日,中山火炬工业集团预制菜生产及配送中心项目正式动工,将打造国内预制菜智慧央厨标杆。6月27日,火炬工业集团电子基地科创园封顶。园区党委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融合发展,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助力企业经济增长。

健康基地集团:
推动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火炬开发区围绕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引入公共服务平台。目前,位于中山国家健康基地园区的“国字号”项目——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正在加速建设中。

该项目2022年7月8日完成动工仪式,由中山市政府与中国检科院签订合作协议启动建设,总投资7.84亿元。随着这一“国字号”大平台的落地,火炬开发区检验检测产业的集聚度和对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将提升到更高水平。

在广东省科技厅、中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健康基地集团园区党委坚持“红色引擎”强力驱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干部投身攻坚一线,以超常决心、超常举措,在项目建设上跑出“火炬速度”。

党员攻坚在一线,作用发挥在一线。2022年,健康基地集团园区党委创建了“与党同心 健康同行”特色党建品牌,组建五支党员先锋队,号召党员干部奋战在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党员先锋队成立攻坚专班,逐项攻克项目资金筹备、工程招标、报建、动工等关键卡口,实现项目建设加速快跑。

张企集团:
扎实推进“工改”项目

随着“双区”驱动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深中通道一桥飞架,火炬开发区正迎来深中融合发展、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和统筹民众再造火炬的重大利好。张家边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张企集团”)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主题教育和业务发展一体推进,汇聚砥砺奋进的正能量,把主题教育激发的精气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园区项目动工仪式。通讯员供图

制造业是火炬开发区安身立命之本,张企集团紧紧围绕火炬开发区“3+3”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拼经济,竭尽所能拓空间、招大商、抓项目、优服务,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奋力推动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张企集团坚持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火炬开发区“4+1+N”现代化产业体系,以“5+2”“白+黑”的干劲,扎实推进各项“工改”项目,通过改出新空间,积极推进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2023年,民众街道村镇低效工业园升级改造再获新突破,智能终端产业园产业服务中心、中山市宏益吹塑厂二期、海纳智造(中山市)产业园“工改”项目正式改造动工;张企科创园三期、美高力扩建项目、华业智造园“工改”项目喜迎封顶,为顺利竣工投产打下坚实基础。张企集团服务的“工改”项目—联速两岸科创园一期工程于6月交付使用,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招商等方式,进一步整合产业链,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集聚集效应。

张企集团着力提高政治站位,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积极推动党建引领“新连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走深走实。

火炬建发公司:
倾力打造特色活力商圈

中山火炬开发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炬建发公司”)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火炬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现为火炬开发区区属总公司的一员,搭建了以房地产开发、土地运营、房产销售、招商引资、产业投资、城市更新、物业服务、建材贸易、教育投资为主的九大业务板块。现注册资本为10亿元,目前为火炬区拥有最大资产的区属企业。

太阳城购物广场是火炬建发公司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自2010年10月1日开业以来,其运营管理成为建发公司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消费是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火炬建发公司立足发展实际,科学谋划,明确定位,丰富业态,推动太阳城持续健康发展,倾力打造特色活力商圈。

火炬城建集团:
激发党员“红色细胞”表率活力

拳拳初心,念念为民。作为以民生服务为主责主业的区属国企,火炬城建集团强调要用真心做好“城市大管家”服务保障。 

火炬城建集团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特别通过激发党员“红色细胞”表率活力,带动集团职工办好百姓“身边小事”,筑牢火炬幸福之基。

党建共建活动。通讯员供图

一个地区的城市服务水平往往体现着当地社会发展的真实水平。面对当前深中对接机遇,火炬城建集团以党员牵头,大力输出成熟的服务模式,有效强基提质、助力城市区块服务。

火炬城建集团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政治建设、服务建设、经济发展、队伍建设“四篇文章”目标,致力实现效益、服务、队伍、品牌“四个提升”,蹄疾步稳,乘势而上,助力火炬区奏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火炬产投集团:
奋力开辟经济发展新路径

为响应广东省产业双转移号召,2005年中山火炬开发区成为首个“走出去”产业转移排头兵,充分利用国有企业市场化运作的灵活性,打造出“阳西模式”,助力地方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为继续扩大对外投资发展成果,火炬区于2022年12月成立中山火炬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炬产投集团”),通过整合现有阳江中阳公司、潮州中炬公司、云南大关公司等对外投资产业资源,着力建立对外产业投产一流的管理平台,助力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

火炬产投集团围绕对外产业投资、经验模式输出和园区合作共建为主要导向,通过纵向管理加强横向协调,对招商资源、资金统筹和国有资产进行合理分配,形成分散管理和集中决策相统一、指挥更加灵活的管理系统,使对外投资公司的整体规模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火炬产投集团。通讯员供图

在新的发展模式下,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潮州市中炬科技产业园并驾齐驱,多年的开发中,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火炬产投集团在巩固两园区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对外拓展步伐,积极推动佳木斯及六盘水产业合作,全力开启招商引资新引擎,主动拜访南方食品生产企业在东北的原料供应商或产品销售商,谋求合作机会,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同时,发挥以商招商作用,牵头带领一批现有客商赴六盘水市水城经济开发区及佳木斯市调研,通过走访企业,拜访企业家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水城区领导交流,研究中山火炬区与六盘水水城区共建产业园的实施路径,促进产业园尽快落地见效。

火炬华盈投资:
主动拥抱湾区金融经济

2023年,中山火炬华盈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炬华盈投资”)在火炬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聚焦主责主业精耕细作,抢抓机遇、积极抢抓机遇,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深中一体化,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发展实验区提前布局。

火炬华盈投资积极挖掘、调研潜在优质投资项目,特别是火炬开发区内项目,了解项目情况及诉求,积极为其对接投资人、银行、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等各类金融服务,切实解决企业融资“痛点”“难点”。

火炬华盈投资通过专业高效推进政府引导基金、大力支持招商落地。同时,聚力投资优质项目,激发国资金融力量。火炬华盈投资表示,始终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及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为抓手,牢牢把握“双区驱动”、两大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强化执行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持续推动火炬开发区金融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中山高质量发展。

火炬民众经开公司:
推动三大主责主业提档加速

自2022年9月筹建以来,中山火炬民众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炬民众经开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土地整备、公基建建设、资产运营三大主责主业,快速实现民众街道原有国企整合,组建“四办四中心”的运作架构,做好人员、部门、制度和经营决策顶层设计,确保过渡阶段队伍不乱、工作不断,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奋楫笃行。

为抢抓深中通道即将建成通车的重大历史机遇和破解“项目等地”等难题,做到土地跟着项目走、让“地等项目”,民众经开公司建立完善攻坚工作机制,完成土地整备任务目标。截至目前,已提前半年完成约2500亩的土地整备工作任务,同时加快推动深中合作创新区(一期)第一批2651亩土地整备工作,至今已完成全部600多户村民表决工作,并已完成锦标片区约132亩拟出让经营性用地和沿江片区约675亩产业用地范围内的青苗补偿工作。

为协调园区发展和产业落实需求,火炬民众经开公司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出形象,三年成体系,五年成规模”的目标进行战略规划布局,2023年谋划一批市政道路和城市配套项目,总投资约45.5亿元。

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火炬民众经开公司积极引入金融“活水”,为公基建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该公司率先探索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项目总投资约81.27亿元,项目由民众经开公司与中国中铁全资子公司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共同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破解传统开发模式下的碎片化,采用产业片区和城市综合功能区的联动开发,有利于把土地运作和城市区块整体长期开发联动起来,实现公益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统筹平衡。

火炬民众经开公司表示,将持续打造“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补充一批”项目滚动推进运转模式,全力奋战,继续冲刺下半场,为全年提供循环不断的坚实支撑。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46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16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