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视力障碍儿童“翻译”动画片,让他们体会到童年“观看”动画片的快乐,5月16日,中山市华侨中学“无障碍影院”成立,并在现场开展了无障碍动画片首展活动。
高中学生“翻译”动画片
“走在山间,松柏在山腰上肆意地生长着,云气包围着山间,一座座山峰紧靠在一起,什么都看不见……”5月16日,中山市华侨中学举办“无障碍影院”挂牌仪式暨无障碍动画片首展活动。
这是一次特殊的观展活动,所有观展者均戴上了黑色眼罩,仅用耳朵、用心,去感受一部儿童动画片。
现场首先播放的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葫芦兄弟》动画片,动画片的开场音乐结束后,由中山市华侨中学学子们配制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讲解声出现了。
同学们紧凑惊险的场景讲述、精彩的动作解说、恰到好处的配音剪切,让整部动画片变得活灵活现,使观展者在即使无法用眼睛观看的情况下,脑海中仍“画面感”十足。
记者了解到,“无障碍影院”项目,是由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学生领导力协会学子们开展的一个公益项目。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动画片已经成为儿童成长的重要教育和娱乐资源。但是,视力障碍儿童往往无法观看动画片,缺失了享受与健全儿童同等的快乐。”中山市华侨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徐璇介绍,同学们希望通过成立无障碍影院,用场景解读的方式,让视障儿童同样享受影视艺术,感受快乐。
“我们这个项目的成员,一共有20人,都是高一、高二的同学,大家分工进行写稿、配音和剪辑。选择《葫芦兄弟》,是因为这是一部系列剪纸动画片,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经典。”团队成员谈恩僮、金晨悦和黄俊龙介绍,在制作配音前,大家向视力障碍的人士进行了调研,了解他们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的。
在写稿和配音中,同学们都将自己“化身”为视力障碍儿童,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思考。“我们会斟酌每一个词语的表达,比如动画片中提到了红色、黄色等颜色,由于视力障碍儿童是没办法感知颜色的,所以我们将这些词进行了替换。”谈恩僮介绍,比如提到各种不同颜色的葫芦娃时,描述颜色被替换为描述能力。
“又比如说到山雾弥漫时,视力障碍儿童是比较难感知‘弥漫’这个词语的,我们就解释为类似于一块布,笼罩着自己。”金晨悦介绍道,在配音完成后,大家经常闭着眼睛,去感受在聆听语言的描述后,能否在脑海中构建画面,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改出更佳的词语和表达。
“接下来,我们希望在不断完善相关配音后,通过相关部门邀请视力障碍儿童前来聆听动画片,或者将配音带到相关学校,服务视力障碍儿童。”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物理一级教师、学校中学生领导力协会指导老师解超越表示。
协会开展公益项目已经13年
记者了解到,中山市华侨中学中学生领导力协会成立已有13年,这是一个集公益、环保、慈善为一体的学生社团。
在这个社团里,学子们开展了无数个公益项目。其中,在2018年,学子们发起《皂福社群》项目,收集被浪费的肥皂后高温重融“再皂”,将新皂捐给贫困山区儿童。在2019年,学子们对中山市无障碍设施进行实地调查,走访了医院、学校、商场、公园等场所,撰写了关于中山无障碍设施的改进方案,为中山市无障碍设施的改进提供了积极的意见。
同学们开展的项目,多次获得“全国中学生领导力”特等奖和一等奖,多次获得中山市“逸仙杯”志愿服务大赛一等奖。
“公益事业、志愿服务事业的成熟与完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山市是一座博爱之城,学校希望通过带领同学们探索和开展公益、志愿的新路径、新项目,培养同学们的公益情怀和奉献精神,培养高尚品质与人格。”徐璇表示。
见习编辑 谭凯元 二审 唐益 三审 徐小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