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琼||潮汕生腌(美食/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映琼 发布:2023-05-15

潮汕生腌 

曾听家乡老一辈说,以前的潮汕地区人多地少,除了海产品丰富,其他食物紧缺。潮汕人为了维持生存,充分利用海产品维持温饱,一碗白粥、几碟海鲜,就是一餐饭。妈妈也曾说,她小时候就是以海鲜当主食。

潮汕菜中的海鲜做法可谓五花八门,蒸、煮、灼、炒、腌等,不论哪一款的烹饪方法,都足以让人垂涎三尺。然而生腌却让潮汕人情有独钟,欲罢不能,因为只能生腌才能最大程度保留海产中原始的鲜味。

潮汕生腌由来已久,据文献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期间。那个年代,没有冷冻保鲜的条件,祖辈们为了保住海鲜的新鲜感,充分挖掘了各种制作方法,其中之一是用食盐、白酒等调味品,将刚打捞起来的海鲜进行腌制保鲜,很快成了一道地方特色美食,风靡至今,据说这就是生腌的由来。

生腌海鲜吃起来口感冰凉嫩滑,鲜美清甜,鲜味和海咸味完美混合,让人越吃越想吃,欲罢不能,好像“上瘾”一般。

在潮汕地区,大部分人都喜欢这道美味,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冰镇后的生腌,更受青睐。生腌的品种繁多,常见有虾蛄(濑尿虾)、蟹类、虾、血蛤、贝壳类等。

奶奶是生腌制作能手。每年夏天,就会变着法子制作美味。奶奶把海鲜洗净后,在虾蛄、蟹、虾、贝壳等海品中,调入酱油、大蒜、香菜、辣椒、白醋、白酒等调料,让海鲜充分吸汁、入味。

奶奶告诉我,不同类型的海鲜腌制的时长不同。生蚝、花甲等容易入味的小海鲜,腌制时间在10分钟到35分钟即可;需连壳浸泡的虾蛄和海虾类,则应腌制3个小时以上;身厚壳硬的膏蟹,腌制时间则需24小时。

奶奶还告诉我处理的小技巧,海鲜一定要买新鲜的,除了保证味道鲜甜,还能护住肠胃,以免引起不适。腌制虾蟹时,提前用白酒和白醋浸泡20分钟,起到杀菌除腥的作用,还能让其吐净肠胃中的脏物。同时重点强调,生腌要趁鲜吃,以免滋生细菌。

过去,冰箱在农村还不普及,奶奶腌制完,一般三四个小时内吃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冰箱普及之后,生腌可以放入保鲜,防止变质,提升口感。虽有了冰箱加持,除了蟹类的生腌,一般亦是当天食完。

奶奶尤其喜欢吃生腌虾蛄,有时还会像小孩子一样舔舔手指上的液汁。看着奶奶吃得津津有味,在奶奶的劝说下,我闭着眼睛尝试享受。

我把虾蛄掰成两段,放入口中轻吸,酸酸辣辣的汁水,在口中肆无忌惮的横冲直撞,夏天的燥热感瞬间消失。可当我睁开眼看虾蛄时,不知道是否出现幻觉,只见它的四肢还在乱舞,我吓得手一松,掉地上了。我跟奶奶说,它还活着,别吃了,好残忍。奶奶不以为然地表示,不管是海鲜或是动物,人类离不开它们,末了不忘劝我多吃,补充营养。

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从那天起我不再吃海鲜,不再吃肉类。个子本来就矮小,再加上营养不均衡,我瘦得像只小猴子。爸爸特别担心,想着法子给我增加营养。外婆与奶奶则常在妈妈面前唠叨,这可怎么办,难道这孩子以后是吃斋念佛的命?妈妈也心急如焚,村里的医生告诉妈妈,孩子身体健康,但营养欠缺,再不注意,以后可能长不了个子。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又开始爱上了各类美食,个子也在食物的供给下慢慢拔高,家里人松了一口气。

爱上美食后,曾经吃过的那个生腌味道在脑海中盘旋,刺激着我的味蕾,生腌成了我的美食伙伴。那油亮爆黄的三眼膏蟹,鲜嫩爽口;那醉美的虾,酸辣脆弹;那捞汁生蚝,饱满爽滑;那血淋淋的血蚶,鲜而不腥……

生腌的鲜甜,伴随着蒜头、酱油、陈醋、香菜、辣椒等汁水,直冲味蕾,完全满足了潮汕人对原汁原味的追求,这道清甜细滑,软滑带弹性的鲜味,每一口都令人回味。

有人说“如果你没有潮汕人的胃,请不要轻易尝试生腌”。潮汕人由小到大,都有着吃海鲜的饮食习惯,胃早已经过千锤万炼,炼成了外地朋友常调侃的潮汕人的胃。对于外地朋友,如果肠胃弱些的,建议不要尝试,实在忍不住的,可先喝碗白粥或吃点热食垫垫肚子,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有时与“胶已人”聊天,大家均表示“一碟生腌小海味,一碗白粥、一杯啤酒、三五好友、一张方木桌,迎着海风,就着话题,人生足亦”。

生腌,早已不是祖辈们的填饥食品,而是成为潮汕人回忆美食的心动信号,无时无刻不让潮汕游子魂牵梦绕。 

作者简介:陈映琼,广州市作协、黄埔区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等,多次在征文比赛中获奖。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