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忆香山征文(校园组)| 历史名城——中山
栏目:推荐 来源: 西区铁城小学六(1)班 何菁菁 发布:2022-11-29

我的老家在湛江,中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么多年里,虽然我游览过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景点,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桂山土楼和中山詹园。

五桂山土楼

五桂山土楼是一座立建在山里的土楼,它就像被是大山妈妈拥抱在怀里的孩子。鲜花与蝴蝶就像是它的手环和项链。郁郁葱葱的树木是它的襁褓。它就像是五桂山的吉祥物,备受大家宠爱。

相传在明朝末,战火纷飞。住在中原地区的客家人逃亡南下来到了这里,喜欢上了这座幽静的大山。聪慧的客家人便在这建起了土楼。日复一日,岁月刷洗了它的外貌,却没洗掉那浓厚的客家风情。

白日,白鹭齐飞过楼顶。勤劳的山民早已起床干活了。那双灵活麻利的手正灵巧地编着竹制品,晒着鱼干,腌着腊鸭。那双厚实有力的手,劈着柴,拉着磨。那双苍老的手挥动着锅铲,编织着精美的衣裳。忙碌的山民们带给了土楼许多活力和生气,是土楼独一无二的一道风景线。

夜幕悄悄降临,皎洁的月光照耀着那土黄色的土楼。群鸟划过黑夜,好像涌现出一首山歌,婉转动听,缓慢恬静,衬托出了土楼的古朴。微风伴着沉香吹过,大门前的灯笼轻轻摆动,红色的光均匀地撒在木门上,门前狗儿正打着鼾。这是土楼独特的气息,黑夜的寂静中却让人感觉不到孤单。

在这一座土楼里,山民们团结有爱,勤劳朴实。山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丰衣足食,这土黄色越发让人感到幸福跟温馨。

中山詹园

古色古香的大门,缓缓推开,清秀、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儿是中山詹园。它原是一座私家宅院,二十世纪末,宅院的主人黄先生特定请了几位有名的工程师花费了五年的时间建造而成,是为了给黄先生的老母亲守孝的。善良的老太太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儿子的这份孝心,便向外开放,大家都能一齐来欣赏园内的美景。

走进詹园,江南派的庭院映入眼帘,清新的空气包裹着整个庭院,流水小桥,不失岭南水乡的特色,结构简洁而凝重。刻在墙上的石雕古朴洒脱,朴实素雅的庭院让人觉得通透典雅、轻盈畅朗,没有一丝累赘感。整个詹园完美融洽了苏杭和岭南水乡本土,是刻在眼骨子里的淡雅和精致。

走在长廊里,听着悠扬婉转的琴声,漫步在美景中,不禁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伴随着琴声来到小桥上,桥旁的柳树飘扬着它那翠绿的柳条,像是在跟你展示它的美,微风调皮地吹落它的柳絮。鱼儿顶着柳絮在水中游来游去,这景象别有一番滋味。

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香山,最让我无法遗忘的地方。当然,我的故乡还有这许许多多美丽迷人的风景,欢迎大家来中山游玩。

(作者:中山市西区铁城小学六(1)班 何菁菁;指导老师:刘云华)


“品忆香山”主题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欢迎进入“中山+”首页投稿


编辑 唐益  二审 张鹏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7月15日零时起,员峰桥全封闭大修
13463人浏览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