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晶芳||玉一样的冬白菜(呈现/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查晶芳 发布:2022-11-18

冬白菜

上午在厨房,家里那位理工男指着刚买回的大白菜对我说:你看这菜帮,像不像玉一样?

我打眼一瞅,可别说,这冬天的白菜颜值还真高:白生生的菜帮丰腴嫩滑,润如羊脂;翠绿的叶儿清新水灵,鲜碧可人。它们头挨着头,安安静静地卧于白瓷盘中,那清丽的模样,可不就是一阕柔婉的“青玉”?

白菜,四季皆有。然而四时之中,又属冬白菜味道最佳。白居易有诗云:“浓霜打白菜,霜威空自严。不见菜心死,翻教菜心甜。”据专家分析,气温一低,白菜就会开启抗冻模式,将体内所含的淀粉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糖水的冰点低,菜里的细胞液便不易冻坏,白菜自然就变得清甜了。

经了霜的白菜,不仅入口绵软甘甜,外形上,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总是风中凌乱,而是脱胎换骨,分明显出了清幽端雅的大家闺秀气质。如此秀外慧中,谁人不喜?

白菜炖豆腐,最是家常小菜。温暖的小炭炉上,大瓷锅里咕嘟咕嘟响,碧绿与嫩白交相缠绵,热气腾腾,你侬我侬,醇香扑鼻。入口,脏腑俱暖,冬寒骤远。白菜炖粉条,加点辣椒粉,辣辣又酸酸,吃得满头冒汗,却也胃口大开。白菜配火腿,更是一锅好汤。《红楼梦》里,黛玉常情思郁结,食欲不振,紫鹃便让厨房给黛玉做“火肉白菜汤”。火肉,便是火腿。白菜温和清淡,火腿益肾补胃,两相交融,清润鲜美,补而不腻。还有羊肉锅子、牛肉锅子等等,不管哪种锅子里,放一把嫩生生的大白菜进去,味道都是不错的。

虾米皮熬白菜,应当是北京人的心头好。这里的“熬”读第一声,“熬”是烹调方法的一种,专指把蔬菜放在水里煮。汪曾祺在《胡同文化》里不无骄傲地说道:“虾米皮熬白菜,嘿!”这菜具体怎么做,他并没细说;只这一个“嘿”字,活脱脱写出了人们吃后那种极其满足又自得的神情。这得到底有多好吃?你就自己琢磨去吧!他还说,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乍看,不禁咋舌,可一想,自己不也差不多?从小到大,一年四季,白菜不断呢。

要说这白菜,可配荤,可搭素,堪称处高就低,无不相宜。且,它不单是“与人共居”风光好,“自个独处”亦清妙。不信你看,素炒白菜,温厚清润;凉拌菜丝,鲜脆爽口;清煮菜汤,恬和幽淡。反正不管你怎么侍弄它,它都不改绵柔平和的性子,想让人不爱也难呢。清代才子李渔这样夸它:“菜类甚多,其杰出者则数黄芽……每株大可数斤,食之可忘肉味。”他说的“黄芽”指的就是白菜。老舍先生有次过生日请客吃饭,鸡鸭鱼肉陆续上桌,他皆不动声色,可当熬白菜端上来时,他立马爽然举箸,乐呵呵地说:“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白菜,上得餐桌,亦入得画作。它是文人画作中常见的题材。有人说,因其“百财”的谐音,很吉利;且青白之色,也为文人看重。爱画虾的齐白石也爱画白菜。他出身贫苦,“先人三代咬菜根”,对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直念叨“菜根香处最相思”。他的白菜画虽是大写意的风格,但菜之嫩白丰腴一览无余,画面清新活泼,满溢着尘世生活的温情暖意。他还曾为白菜叫屈:“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此外,张大千、李苦禅等知名画家也常画白菜。你看,它是不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

无怪文人雅士偏爱,这白菜除了好吃,也确有可爱可敬之处。它经得风雨,耐得霜寒,古人称之为“菘”,正是赞其“凌冬不凋,有松之操”。所谓“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说的便是它。更可贵的是,它在冷月霜风里不动声色地褪尽了浮躁与张扬,将自身修炼得既细密厚重又不乏大气温柔。范成大有诗赞曰: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

平凡而不平庸,清心却不寡淡,素朴又不失雅致。这是冬白菜至美的生命境界。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返程将至,广东这些路段易拥堵
11738人浏览   2025-05-04
原创 9716人浏览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