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人民医院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活动现场。(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随着电视剧《都挺好》和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的热播,引起了众多关于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的热论。
大家开始注意到,这个闷声不响的病,正在侵害越来越多的老人和他身边的家人。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也称为“世界老年痴呆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痴呆症,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6亿,且在将来一定时间内可能成逐年增长趋势。而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今天,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邓兰芳给大家科普老年痴呆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老年性痴呆?
邓兰芳说,通俗角度理解,人们日常口语说的“老年痴呆”,指老年期(≥60岁)出现的痴呆,也称老年期痴呆,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就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
就像一些广告和影视作品展示的一样,老年痴呆早期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记忆力受损。是不是老人记性差就是患了老年痴呆?
“仅仅凭记忆力受损这一条,尚不足以做出老年痴呆的疾病诊断。”邓兰芳表示,人老了身体机能就自然出现衰退,可能也会出现轻度的记忆力受损,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也就是说,自然老龄化过程不可直接判断为老年痴呆。
出现如下表现就要警惕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即记忆力受损,特别是近事记忆,表现为忘性大,好忘事,容易丢三落四。”邓兰芳说,患者早期记忆受损较轻时,可能对生活影响不突出,随着病情随年龄增长逐渐进展,严重者可能记不住自己的姓名、年龄、生辰、住址和生活经历,不认识至亲好友,部分患者可能描述一些自己从未经历过的记忆内容。
他提醒,有些老年痴呆还会可能出现精神行为方面的表现,如思维和信息处理能力受损,出现比抽象概括和抽象理解能力下降,难以理解成语、谚语和抽象意义的词汇等;在情绪方面会出现如抑郁、淡漠、易怒、敌意增加等症状;在行为方面,出现懒散、孤僻、主动性下降等表现,部分患者可有攻击行为。
“有的人还会性格突然出现显著的改变:感觉突然变了一个人。”邓兰芳说,如《都挺好》剧中苏大强起初的各种“作生作死”,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
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在护理老年人。(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积极治疗和护理可以减缓疾病进展速度
邓兰芳说,目前老年痴呆尚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逐步进展,至疾病后期,会给家庭带来较为沉重的照料负担。
但并不是意味着,家人就只能一味消极地对待!临床证明,老年痴呆患者,通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和护理策略,可以缓解症状的严重程度(比如,控制紊乱和攻击性的行为)、减缓疾病的进展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实现减轻照料者和家庭综合负担。
至于具体的治疗策略,医生可能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综合衡量。比如,包括但不限于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状况、合并的躯体疾病、家庭保障能力等等。
早发现早诊疗早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那么作为家人,我们该怎么面对老年痴呆患者?邓兰芳表示,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诊疗和护理原则,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早期发现、积极就诊和尽早干预,这是减缓疾病进展速度的关键之一,可能可以避免患者有生之年进展到晚期很严重情况。
其次,要积极治疗精神行为症状。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往往是对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影响最突出的因素之一,一般可考虑至老年精神科就诊。针对精神行为症状的医学干预,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常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环境治疗、音乐治疗等多种综合措施。
此外,妥善的护理和照料措施是关键。邓兰芳认为,护理和照料措施,一般在专业机构和人士指导下,根据患者的治疗、生活、饮食、人身安全、病情观察记录等方面来具体安排,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躯体健康和疾病状况、家庭保障能力以及当地老年期疾病医疗条件等因素综合权衡选择。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方嘉雯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