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每年均有超过20名毕业生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免笔试录取。图为入读浸大的同学及家长参观校园。
中港英文学校创立近30年来,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通过引入英国剑桥大学Gce A level国际课程,聘请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资深外教,施行国际教材、全英文教学,国际教育特色蜚声粤港澳大湾区。自2006年以来,该校高中部已培养近2000名优秀毕业生,其中不乏进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伦敦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名校者。
这间倾注了“中山市荣誉市民”蔡国赞博士无数心血的国际化教育学校,还在促进对外交流、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公益慈善、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为内地教育开创了新风,作出了贡献。
●坚持双语教学
引领珠三角教育新风
1990年初的一天,祖籍中山古镇、在香港从事教育事业的蔡国赞博士带领几个美国朋友参观广州的高校,相关部门专门安排了一个翻译。“在参观过程中,那位同志翻译得不是很到位。当时接待的负责人就跟我说:不好意思,蔡先生,您懂英文,您替我们翻译吧。”这件事让蔡国赞感触颇深:中国改革开放要发展下去,一定要和国际接轨,如果在语言方面跟不上,我们怎么去向世界介绍中国、招商引资?
于是,28年前,蔡国赞博士毅然回乡投资教育事业,开办起中山第一间民办学校——中港英文学校。当年,中港英文学校堪称是中山招商引资的一个“基础配套设施”。“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很多台商、港商,其家族子弟来到内地生活,都是在‘中港’读完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蔡国赞颇为自豪地说,“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学生在读,基本上有45%的学生不是本地人。”
熟悉中港英文学校的人们都知道,这家民办学校特色彰显,该校探索实践的全人教育和国际化教育,为内地基础教育带来许多新实践、新思维、新风气。比如——
率先引入资深外教,实施纯英文教学;
率先实施“亲子教育”模式,邀请家长陪同学生上课,体验课堂;
率先在全国中学开展商科教育,为毕业生留学国外大学提供更多选择;
率先用推荐加面试的方式,为国内中学生直升美加英澳大学打通通道……
“中港”的国际教育模式受到美英加澳等欧美逾100所世界名大学的充分认可。图为美国亨廷顿大学校长恩伯顿来访共商合作。
校园内充满着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弘扬传统文化
创建中西结合优质教育
办学近30年,中港英文学校不仅以一流的国际化教育成果得到了海外数十间名牌大学的高度认可,同时多年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得粤港澳大湾区市民和海外侨胞的青睐,长年吸引数百名港澳台侨胞将自己的小孩送进“中港”接受中西结合的优秀教育。
据了解,“中港”创办人、董事长蔡国赞博士是中山市国学促进会的创会会长,深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在创办“中港”之初,就将传统文化纳入长期教学内容之中。多年来,他促进“中港”参与举办了全市性的多个传统文化活动,如中山市汉字听写大赛、中山市汉字书写大赛、中山市经典诵读大赛等。
悠悠中华五千年,泱泱大国、浩瀚之邦,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文化瑰宝。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激发人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自2018年,中山已连续举办五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大赛。从第二届开始,连续四届的协办单位都是中港英文学校,并且在比赛中屡获佳绩。
2020年12月举行的第15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中港英文学校董事长蔡国赞荣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正如主持人所讲,蔡国赞27年如一日在广东从事教育事业,不简单!“人的成功不能只讲钱多钱少,从事教育事业是能够影响学生终生的事业,意义大责任重,所以我这些年来心无旁骛,不参与除教育以外的其他投资,也不盲目扩大学校规模,而是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打造了属于中港英文学校独有的国际学校特质和创新教育特色”,蔡国赞多次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
他的专注和专业,使中港英文学校稳步发展,成为珠三角和粤港澳地区颇有名气的国际化学校。2003年港荣获广东省十佳民办学校称号,2010年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民办教育表彰大会上中港捧回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荣誉,2015年,民政部授予中港全国先进民间组织的光荣称号。2019年“中港”在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获得广东排名第十三、中山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中港”多次获国务院侨办邀请派团参加“华裔寻根之旅夏令营”。
●厚植慈善根基
师生连续28年回报社会
1994年中港英文学校幼稚园刚落成,年底就组织了首届新年嘉年华活动,教师、孩子、家长一起,通过义卖筹集善款,支持中山慈善万人行。此后,新年嘉年华成为中港英文学校最有意义的校园文化载体,每年年底中学部、小学部、幼稚园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们都会精心组织慈善嘉年华,将募集到的爱心基金用来扶危济困,回馈社会。
蔡国赞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公益和奉献,所以,优质的教育会帮助孩子树立回报社会的终身意识。
蔡国赞回忆说,1994年学校嘉年华共为“中山市慈善万人行”筹得款项1.5万多元,在当时单位捐款中排到前三名。市红十字会领导还专门赠送了一幅名家国画给学校留念,他当即将这幅国画在家长中拍卖,又筹集了4000元善款捐给了市红十字会,支持慈善事业。中港英文学校与中山慈善万人行的情缘,自此延续至今,累计28年有余。
2020年底,蔡国赞一行行程千里,赶赴中山对口扶贫的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向该县红十字会捐赠价值36.39万元的家用电器,用于解决异地搬迁困难户的生活电器需求,为国家的脱贫攻坚战出了一份力量。该批物资是“中港”师生挑选的中山智造高品质产品,采购资金正是来自该校爱心基金。
中港英文学校是全市开展红十字运动、架构红十字组织、红十字志愿者队伍最早、最完善的学校之一。蔡国赞则从1995年起担任中山市红十字会的名誉副会长至今,他倡导学校与红十字结下深厚情谊,建立起全校践行公益慈善、扶弱助困的长期平台:每一年,“中港”红十字会多次组织中外学生前往基层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和贫困家庭送温暖,献爱心,所有的物资均由学生亲自挑选;各项红十字活动不论规模大小,师生、家长及校友均积极献策积极参与,达至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中港”结缘公益慈善事业28年,师生累计捐款捐物超700万元。
蔡国赞总结说,坚持开展红十字行动,让中外学生们逐步建立了同情心及回报社会的观念,对他们建立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毕业后从事何种职业或者产业,都能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2017年,中港英文学校获中国红十字会授予“人道服务奖”。
中外师生组成的“中港”方队在中山慈善万人行行列中分外耀眼。
●传播“中国声音”
架设海外侨生心灵融通桥
去年11月,中港英文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揭牌仪式。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关工委主任韩泽生寄语学校积极开展粤港澳台侨青少年交流活动,引导他们增进国家认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弘扬中国精神作出积极贡献。作为华南地区最早开办的双语国际学校之一,中港英文学校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创新型人才,在港澳台侨青少年交流方面颇有亮点。
近年来,在内地中小学生“赴港热”降温的同时,港生北上蔚然成风。中港英文学校因融合了中西文化的教育特色,吸引很多港澳学生前来就读,仅中山小学部目前就有近300名港澳生源。蔡国赞认为,教育事业要做到“使命更大、格局更宽、强调融合”,他计划把中港英文学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港珠澳大桥”,成为香港、澳门、内地城市之间教育融合的桥梁。
中港英文学校还是台湾学生和海外侨生接受祖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园地。自2006年以来,“中港”联同中山市台务局、中山台商协会连续15年紧密合作,开展“两岸四地夏令营”(前几年称“台商子弟夏令营”);同时,“中港”每年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举办出国访问夏令营、侨生子弟回国寻根交流团、夏令营(冬令营)等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对促进两岸同胞友好交往、对强化华侨华人子弟对祖国的归属感,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受到国侨办、国台办的充分肯定。2016年,时任国侨办主任李海峰就曾专程来访“中港”,其时,她握着蔡国赞博士的手说:“中港英文学校在港澳台侨学生和祖国之间,架设了友谊交往之桥、心灵交流之桥,感谢你们!”
◆文/连志刚
◆图/中港英文学校
◆编辑:陈吉春
◆二审:方嘉雯
◆三审: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