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辉‖迷路在草原(讲述/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4-25

迷路在希拉穆仁草原

那天,起床就快中午了,我们集中在包钢附近的一家很出名的烧麦店吃饭,就着浓香的奶茶(内蒙古的奶茶一律是咸的,风味独特)吃了二两烧麦,撑了。烧麦是按面皮重量算的,二两烧麦大概有八个大肉包的分量,所以一个人吃二两是大食量的了。

从包头到希拉穆仁草原大概要四个小时,路上风景迥异,先是不毛的黑黄的戈壁样山丘,偶见生命力极强的小灌木。友人说那都是矿,出稀土。怪不得笔直的高速车辆极少,估计是专门为矿区服务的,只是路两旁的景色完全颠覆了我对内蒙古的印象,头上的天和云,还是依然的低,中午的天极蓝,云是触手可及的白云,白云嵌在明蓝的天空,变幻无常,无可仿佛。厚的不停地变换着形状,像山像水,像各种动物,薄的像少女的纱衣,也像农家升起的炊烟,飘逸。

到了希拉穆仁镇,很小,一个小镇看起来还没有一个村大,据说占地700多平方公里才2500多人。下车游玩的时候碰到一个在中山小榄打过工的中年人,聊了几句,说外面打工还不如回来草原,自由自在。

镇外草原上很多围起来的旅游景点,四周彩旗招展,里面拴着几匹马,零星几个蒙古包,草极低而泛黄,花多而小。这当然不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去的地方是友人家,一个纯粹的蒙古游牧人。

过了小镇范围,就是真正的草原,草也渐渐绿多而黄少,花也渐渐多了,红的黄的白的叠缀在草毡上。友人说今年天干没雨,草不好。

在友人的电话指挥下,沿着草地上弯弯曲曲的土路,有时候走错了还要兜回来,连去过他家的友人也迷路了。要知道,在草原迷路那是大事,只见连绵起伏的山包,一色的黄绿小草,东南西北也并不好辨认。友人只好叫我们原地别动,他想办法来带我们。

正在茫然无措之间,远处裹来一团黄雾,近了才发现是一匹马在前奔跑,后面带着黄尘。快到车队跟前,骑马人一勒缰绳,黄马就半立起来喷了一口湿湿的长气,转了两个圈停在我们车前。一个身长蒙面的彪悍青年在马上问是否友人的朋友,原来他是友人的邻居,去镇里办事刚好在附近。友人就叫他拐过来给我们指路。彪悍青年叫我们沿着路一直开,大概五里后右边有一条路,拐进去后大概走七里,路边有几个蒙古包,那就是他自己家。他父亲会招待我们,先喝碗奶茶休息一下,再去友人家即可。说完一夹马肚,就蹿出去了。

我们按他指引,果然到了一处蒙古包,周围有大大小小的水泡(牧民对草原上低洼的存雨水的地方的称呼),水泡周围白羊黄马懒散地或站或卧,或啃草或喝水。下车一问,还要开车大半小时才到友人家。奶茶也不喝了,直接赶路。

按照指引,开车半小时后果然见一个略高的山,最顶处立着一个敖包,朝着敖包驶去,就到了友人的家,及目处也就只有一户人家,草原辽阔,一望无垠,看不到几人。

到了地方,我妈妈很兴奋,像个小孩一样。她是第一次到草原,眼里写满惊奇,想把所有都装进眼里,说草原跟她所想不一样,草不够多,不够绿,也不平,也有山,可是山上全是草。我只能尽我的知识向她解释,解释不了的就扯过话题。

日头逐渐沉下,草原变成金黄。靠近太阳的山坡,已失去了原来的颜色,变成一个蓝墨色的轮廓,接近日头下沉的天上紫红了一片,紫红的天空上头,染蓝的云牵扯着西沉的太阳,极美而不舍。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来稿请注明文体、作者真实姓名,以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和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文责自负,所有文章观点均不代表本报。)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陈龙辉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46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16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