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写人世间的温暖和感动
——读梁晓声《小人物走过大时代》
《小人物走过大时代》(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3月出版),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最新散文集。续长篇力作《人世间》之后,梁晓声再次聚焦平民的日常生活,以其饱含深情的笔墨,生动刻画出大时代下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
30篇真挚细腻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恢弘时代众多“小人物”的命运变迁。这些寻常的“小人物”,虽然来自各行各业,社会分工不同,价值观念各异,人生理想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他们热爱生活,对这个美好的世界,更是心怀希望和憧憬。这些理性而又不失温情的写实之作,既记载着作家的经历、思索与感悟,也记录着芸芸众生的苦辣酸甜,表现出梁晓声一贯的良知与责任,一贯的对人类的关怀、对历史的反思、对民众的悲悯。
被称为“平民代言人”的梁晓声,自1977年从复旦大学中文学系毕业后,相继创作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人世间》等一系列重磅之作。这些洋溢着“梁式”风格的作品,因密切关注现实、热切书写底层人民命运,而深受人们喜爱。
本书作为一本散文集,一以贯之承续了梁晓声睿智、深刻的写作旨趣。其遒劲而厚重的笔力,不时聚焦现实民生,不忘悲悯底层命运,在传递向上向善力量的同时,也将人世间的温暖一一呈现。文中的《一个加班青年的明天》,既写出了“北漂一族”的积极进取,也对他们“用青春赌明天”的作息方式,委婉地提出了批评。书中,以张宏为代表的加班青年,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周济自己的兄弟姊妹,常常加班加点,以期获得更多的绩效奖和年终奖。他们虽然如愿以偿获得了高薪,但频繁的加班,却也因此损害了自己的身体……通过这个故事,梁晓声提出了高薪和健康面前,当代青年到底该怎样取舍的疑问。那真诚的劝慰,饱含关切的寄语,令人读之倍感亲切。
《王妈妈印象》,讲述了好人王妈妈的大爱善举。书中的王妈妈平常十分节俭,除了侍弄农事外,还喜欢到处捡垃圾卖钱,总是不想给儿女添负担,好不容易跟儿子去趟城里,又以山里的茶叶没摘为由,嚷着要回乡野。当梁晓声和朋友赶往乡下去看她时,老人又无私地把梁晓声送给她的500元见面礼,悉数转交给村里的贫困户们。中国妇女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情怀,着实令人感佩。
《玻璃匠和他的儿子》叙写的则是一个朋友和他父亲的真情故事。全文围绕着玻璃刀上一粒钻石的遗失,热情颂扬了父亲的大度与宽厚。钻石虽不能复得,但玻璃匠却不断反省自我,就此改掉了暴躁的脾气,并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豁然大度,父子俩的关系,也由此变得十分融洽。平凡的小事之中,彰显着人性的光辉,更见证着父爱的伟大,品读着这些朴实而鲜活的故事,不由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愈加充满了欢喜和钦佩。
梁晓声就是这样,善于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撷取素材。无论是气势恢弘的小说创作,还是真挚饱满的散文写作,他都能神情专注地把书写的对象,悉心对准最普通、最寻常的平民百姓。平视中,他与这些善良而温顺的“小人物”们,同呼吸、共命运,领略生活的摇曳多姿,感悟生命的悠远和辽阔。他以一个文人的敏锐,于同频共振中,用心捕捉着他们的一颦一笑,用情关注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以一个哲人的深刻,于见微知著中,洞悉着时代的风云变幻,叙说着心中永远不变的家国故事。
尽管,《小人物走过大时代》与《人世间》相比,还谈不上什么纵横捭阖,人物命运也难言跌宕起伏,但却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绵密细致地描摹出时代的温情和浪漫,力透纸背地刻画出大时代“小人物”的执着与艰辛。这种小中见大的叙写,正是梁晓声“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创作初心的有力彰显。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更像是纪实版的《人世间》,那些温暖,让我们感同身受;那些温馨和感动,长久激荡于怀。且让我们且行且珍惜,对这些小人物及其走过的大时代,深情地行一个礼,点一个赞,由衷地献上我们无尽的敬意。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和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写手”栏内的作品可报名参加当期季度赛,获奖者分别给予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奖金;当月阅读量排名前10的给予100元/篇(作者有多篇阅读量排名入前10的,只取其一);主编每月推荐5篇给予100元/篇奖励。〗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 资料图片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