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娟‖新居入伙(讲述/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2-02-09

新居入伙的故事

在农村,新居入伙要有仪式感。这是家里长辈们交代的。

今年一月,我们老家重建的老屋要入伙了,这是三兄弟一起合建的老屋。虽然说是老屋,但是用了现代化的建筑方式去重建的。建好的老屋,共三层,有高高的罗马柱子、宽阔的庭院、宽敞的阳台、现代化新式的厨房,卫生间还有暖气。从外观看去,一切是那么气派。

老人家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房子,建得好!”

选好吉日吉时,就入伙了。

吉时是零点十分,三兄弟三家人早已在大门口外排好了队。我是长嫂,排第一,挑着装有碗碟筷子油盐等的两只红色大桶,丈夫扛着人字梯跟在后面,后面是弟弟弟媳们,有的拿着算盘,有的提着茶壶,孩子们则背着书包,杰堂弟排最后,拖着扫把,一路跟着。

噼噼啪啪,鞭炮一声响,家族里的一位长者双手提灯,唱着歌,开始步入庭院。大家紧跟其后。来到正大门,长者挥舞双手,大声说着祝福语,突然,里面的人打开大门,大家一声欢呼,跟着长者直入厨房。进入厨房后,我放下扁担,把桶放好,后面的人也陆续将东西放在厨房里。

我打开煤气灶,大火熊熊燃起,左灶烧开水,右灶置一个大锅,锅烧热后,长者抓起灶旁早已准备好的谷子,倒进热锅里,抓起稻秆做成的铲扫,不断地翻炒着,不一会儿,谷子爆开,变成了一个个白色的小花,一朵,两朵,三朵……“花朵”乱飞,有的蹦到灶下,更多的“飞”到灶台上,锅里的谷子顿时变成了一锅爆米花。长者麻利地将爆米花扫到小篮子里。孩子们早已忍不住,抓起篮子里的爆米花啃了起来:“嗯,好吃,好吃!”长者笑着又开始爆第二锅第三锅爆米花。

弟媳们在厨房里忙开了,煮鱼丸、肉丸,其他人坐在客厅里聊天,孩子们则兴奋地嬉戏。很快,弟媳们端出一碗碗鱼丸、肉丸,大家坐在饭桌前吃着鲜甜的鱼丸肉丸,整个过程欢快、热闹。

简单又不失隆重的入伙仪式在大家忙活的笑声中结束了。

我不由地想起了前两次我们家新居入伙仪式。

2000年,我和丈夫结婚,要买房子,恰好有一个人急需用钱,出售他的新房子,面积120方,要价14万,但要付全款。当时,我的存折里只有一千来块,丈夫更是穷酸,除了他那辆破男装摩托车外,存折里只有几百元。我们两家家里头都没有钱,我俩只好咬着牙,硬着头皮向同学朋友借。这儿几千,那儿一万,硬是凑齐了14万,终于买下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

房子简单装修后,家公家婆请人帮我们算了入伙吉时。记得吉时是凌晨三点,因为我们是新婚,由小伙子帮我们在屋里头开门。说来也巧,堂弟陈强刚好和我们在一起,于是,就请他在屋里头等待我们。

凌晨三点,甜姐带着我们夫妻俩,敲门,说吉利话,陈强打开房门,我们到厨房里煮开水,忙乎起来,入伙仪式就是这么简单。

2006年,我们卖掉旧房子,买了人生中的第二套房子。入伙当晚,我们排好队,从旧房子走向新房子。家婆早已安排好我们排队的顺序:我走在前头,拿手电筒,照亮前面的路;丈夫排第二,他的衣袋里揣着一张支票;女儿背着书包排第三;家婆排第四,她提着扫帚;家公排第五,抓着小算盘。我们来到新家门口,甜姐在家里面为我们开门。我们进入厨房,煮开水、炒猪油,开开心心忙了之后才去睡觉。

新居入伙,我们按照农村的风俗进行,仪式虽然古朴,但是不失庄重,充满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这个仪式,也让我们感叹当下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好好珍惜,学会认真地对待生活。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和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写手”栏内的作品可报名参加当期季度赛,获奖者分别给予一、二、三等奖及入围奖奖金;当月阅读量排名前10的给予100元/篇(作者有多篇阅读量排名入前10的,只取其一);主编每月推荐5篇给予100元/篇奖励。〗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资料图片
◆编辑:徐向东
◆二审:向才志
◆三审:黄廉捷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