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下坡路
小时候,干活基本是负重而行。受地球引力作用,上坡特别累。额头的汗流进眼窝,辣得睁不开,也顾不上揩拭下。走平路就轻松多了,感觉两脚生风,走得快多了。如果是下坡路,更觉欢快,有时可以打冲锋,甚至可以啍几句样板戏歌词了。
(注:图文无关)
把人生比做一次漫长旅行,不知谁第一次这样类比,确实很像。人,出生在各个地域不同家庭。先天后天条件都相差很大。但即使出生在帝王将相家,含着金汤匙而来,也没有一个人能一直轻松平稳地走在阔坦大道上。往往都在坎坷狭径上折转,在崎岖山路上迂回,在高峰绝岩上攀登,有上坡,也有下坡。
人们常用走“下坡路”寓意“退步”,寓意绝望,寓意走向穷途末路。
谁都希望自己永远走在上坡路上。朝气蓬勃,意气昂扬,志得意满,前途无量。而走下坡路时,多半灰头土脸,灰心丧气,意志消沉,暮气沉沉。但事物从不以人意志为转移。有上升就有下降,有上台就有下台。
年少时,人的身体处在发育阶段,知识在积累,眼界在开阔,技能在增长。整个属于上升成长期。所谓的走上坡路。走上坡路需要付出更大,需要更艰苦努力,需要经受更多常人难以承受的磨难。优秀的妈妈教育子女,“你愿意付出学习的苦换来晚年安逸,还是现在图学习轻松吃下辈子几十年生活的苦?真的是聪明的说理。上坡是在进取,在成长,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充满希望的累,累并快乐着。
但人的体力智力生长发育到一定时候便会停止。各种器官甚至开始衰退。听力视力反应度思考力等都开始下降。运动员开始退役,工作人员开始退休。千百年来,无不如此。
“退步”也不全然是坏事。布袋和尚早就写过充满哲理的《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很多事,遇到瓶颈,须换思路。退一步海阔天空,换条路,别样的世界。虽然是退着往后插秧,但眼前却尽是成就收获。
即使是人过中年,错过了正午的太阳,往后是夕阳余晖,真正走下坡的路,那又何妨?谁能万岁万万岁?连石头都有生命,何况人类。那么,就坦然接受这个事实,使自己后半生过得轻松舒坦,尽可能延伸生命的长度。
其实,不管上坡路还是下坡路,都要用心走。走上坡路时,更多人关注你。运气好时,前面有人拉后面有人推,万一运气不好,被人蹬一脚滑下去,底下肯定还有向上攀的人托垫。大不了回到原地,重头再来。
走下坡路时,本身体力与能力消耗多半,又带着失落悲情,心事重重。社会也更少人关注你。你自己也已是缺少了进取的毅力气势,意志懈怠,更容易放松警惕。一不小心歪了脚,甚至是掉到沟里去。一失足成千古恨,最后没能走到终点。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走下坡路时,表明你已经看过了山顶的风景,有体验了。也有了攀登的经验和感悟。面对后面陆续上来的人,别人问个路你得耐心指点,甚至可传授下节省体力的方法,还可尽可能帮人拉一把,把一些清凉油伤口贴啥东西给需要的人。自己则慎选一条稍微舒缓的下坡路,脚步再踏实一点,一边欣赏余晖洒野,山花吐蕊,野鸟归巢,一边整理思绪心情。慢行,再慢点。
下坡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孤单的伴,已不能为侣。有缘的话,结伴走一程,各自让一让,等一等、歇一歇,各自宽慰各自安好。
走下坡路,是人生最后一段修行。使我们在孤独中培养抵御寂寞的能力,在谦让中懂得规矩,在等待中克制情绪,在缓慢中炼就坚定从容。
(请勿微信投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文责自负。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 新华网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