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江月夜
立秋刚过,风里就带着些许凉意了。
岐江边上,绝对是一个晚上纳凉的地方。身边是三三两两悠闲的人,江风轻柔得让人想起母亲温柔的葵扇,江对岸的灯光投影在平净的水面上,像两个城市,一个在陆地上,一个在水上,仿佛间竟不知道那个是真那个是假。如水的月光在两岸璀璨的灯光下显得暗淡了许多,只剩一个大大的发光的圆挂在天上。
俗语说初一前十五后,系天文大潮,昨晚刚好是初十四,怪不得水流得那么急,平常都是波澜不惊平展得像一幅巨大的玻璃样的江面上,竟起伏的像一幅扯皱的绸缎一样,一波一波地向远处荡去。
走不多远,如锦的草地上突现两条铁轨。哦,想起来了,这是原来粤中船厂旧址。那是一个热血激情的年代,当时广东因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设立了粤东的汕头,粤西的阳江,海南的文昌及广西的北海(当时两地属于广东管辖),而粤中就选在中山。当时在中山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工厂于1954年7月1日建成并投产。从初期的木质船,到抗美援越的铁质军用补给船,再到从中山至广州的五个渡轮全部都是粤中制造的。那可是一个怎样令人激动的年代啊,可是时代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算万分不舍终有落幕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只有历史。1999年,工厂全面停产,旋即,市政府决定,投入巨资,将旧址改造成占地11公顷的岐江公园。2001年建成后,岐江公园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期间斩获无数奖项,更获得世界滨水中心唯一的“最高荣誉奖”。
其间,在如冠绿树下,在如茵的草坪中,藏着一个个以前粤中船厂的废墟,现在都变成了一个个景点,默默地向人们述说着属于他们的荣光。
到了东岸,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东岸是商业区,略显熙攘,一个年轻歌手在江边对着手机唱歌,声嘶力竭地嚎,身边围着十来个无所事事的人;再过十米左右,又一个中年男人在一个小舞台上帝若无人地低唱,歌声低沉,或许想起了年轻时的火热?行不多远,又一个老男人,头发花白,坐在小电动车上,对着一个小屏幕,唱着邓丽君的歌,左手明显的在不自觉的发抖…
在中恳广场上,跨江行人天桥下面,竟发现了不下二十张桌子,三三两两坐满了人,好会做生意的商家,竟然在江边上做起这样的生意,你想想,对着江边,吹着凉风,三五知己,喝一壶茶,或者两支啤酒,坐一晚上,凉了身子回家睡觉。后来发现,并不是商家所为,因全程没有看到有售卖的档摊,而桌上的茶具都是五花八门,零食也大多是花生,糖果等,俨然是自发的,可是看那桌椅确分明是统一的,也许是附近的商家赞助也并不一定。
并没有目的,信步走走,女儿不时地说我太快,散步像疾走一样。
在一棵不大的树下,女儿喊停了我:爸爸,我要喝水果茶。我刚想说不要喝那种东西,可是一看,简易的摊档,上面放着一个西瓜,一个哈密瓜,几个猕猴桃,几个火龙果,地下还摆着两个泡沫小箱子,一个小女孩在小三轮上玩耍,一个中年(也许还不到中年)妇女在忙着招呼我女儿。
女儿是自来熟,我承认。经我旁听,在做水果茶的时间里,那个女子基本情况是,她是泰国人,先生患病去世,带一女儿,白天以订单为主,晚上就出来摆摊,自己是泰国人,加上她女儿,这些是她打工的障碍。我看着她那瘦小的身子,不忍问她一句,那不是很辛苦?她笑着说,现在还好,孩子小的时候辛苦,大包的纸尿片啦,奶瓶啦一大堆,还哭啊闹的,简直愁死人。现在好了,只是放假了没人带,她跟着我。
她麻利地做好了水果茶说,好了妹妹,十四块九。女儿接过,悄悄说跟我说,爸爸,给她三十吧。我说,她不会要的,她是靠自己的本事在谋生活,不是乞丐。
我们说得那么小声,竟给她听见了。她冲我们笑着说,接受事实,才能有面对生活的勇气。慢走,谢谢你们。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陈龙辉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